基于Linux的多足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19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机器人在崎岖地面上无法做到快速平稳的移动,因此设计一种基于分动式机械结构的多足机器人,它不仅具备良好的地面适应能力,还具备轮式机器人的运动快速性的优点。本文针对上述多足机器人的结构特点从整体上对其控制系统展开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多足机器人的分动式机械结构,从理论上验证多机器人的稳定性和步态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控制系统的需求,提出了以PC机和ARM11为控制核心的、基于WI-FI和CAN通信的三级递阶式控制系统方案。针对多足机器人对于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多任务性和人机交互性等要求,本研究在ARM11上运行嵌入式Linux系统。其次本文主要设计控制系统的核心硬件电路,主要包括CAN通信、主动力电机驱动、关节电机驱动、电压电流检测等;并完成嵌入式Linux内核的裁剪和移植,设计CAN通信模块和传感器模块的驱动程序;然后分别采用增量式PID算法、位置闭环算法以提高主动力电机的调速特性和关节位置的控制精度;最后设计了Linux系统上的QT交互软件、上位机监控软件以及基于遗传算法的路径规划算法。最后基于本研究设计制作的软硬件以及多机器人样机搭建了整个控制系统实验平台,进行了多足机器人直行步态实验,PC与ARM的无线的通讯实验,ARM1与关节模块间的CAN组网通讯实验,主动力电机和关节电机驱动实验,PID调速性能和位置闭环精度测试实验,嵌入式系统实时性的验证实验以及多关节间的协调控制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Linux的多足机器人控制系统可行性和合理性。为多足机器人的智能化提供良好的软硬件平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血肌酐(Scr)、尿素氮(Urea)在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MPAN)诊断中的价值,为MPAN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广东省
随着电液伺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逐步推广,对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在诸多影响电液伺服系统控制精度的因素中,控制策略非常关键。本论文从提高液压机的控制精度入手,成功地将模糊控制策略应用于电液位置伺服系统。通过仿真试验,得出模糊控制比PID控制适应性好,更适用于像液压这样的非线性、时变系统。 论文在对液压机原有的液压系统进行改进的同时,设计了相应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以流体力学和经典控
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非常广泛,呈现西多东少的分布趋势,且大多数是小型离散气田,地处偏远地带,单井产气量低,导致可开采的天然气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近些年,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资
摆振普遍存在于现代汽车的悬架及转向系统中,受悬架机构刚性、转向机构刚性、轮胎的侧向特性、以及干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在受到不同的初始激励时,汽车摆振系统表现出不同的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