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当·斯密作为18世纪伟大的道德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生平著有《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本书。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斯密以同情为基础系统地论述了他的道德理论,最终形成了他的道德理论体系;在《国富论》中,斯密则对18世纪的经济理论和实践进行一番深刻的认识、批判,最终形成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奠定其在经济学上的重要地位。认为斯密在两部著作中形成了鲜明的观点即“斯密问题”,最早是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来的,其主要焦点在于:《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中人的利己与利他的两个本性存在的矛盾冲突问题。本文旨在解析“斯密问题”是不存在的,是因为两本书关注的角度不同,从而导致许多学者对斯密思想产生了误解。本篇文章的主要特点是:大量引用作者的原文作为证据,对《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部著作中的基本概念进行一番考察,并尝试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适时与同一领域的著名学者的观点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寻找解决“斯密问题”的可能途径探来究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本文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著作以及思想做简单介绍,并对后人提出的所谓“斯密问题”进行解析,从而证明“斯密问题”是一个伪问题。第二部分,围绕《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本书,详细探讨市场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斯密为市场经济正名,指出市场经济是道德存在必备的经济载体;另一方面,斯密将道德视为现代市场经济可持续运行的重要支撑点,二者由此辩证地统一于人性之中,这部分内容为后面分析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做了很重要的理论铺垫。第三部分,细致解读斯密解决所谓“斯密问题”的有效路径。其中包括几个关键点,如:看不见的手,同情,公正的旁观者,合宜美德等。最后一部分,主要阐述斯密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二者之间关系的学说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启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应正确地把握利己追求,营造一个“创富”的社会激励环境;加强政府的有效监管,进实现行中西、新旧道德的有机整合,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正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