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为能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必须具备迅速感知新异刺激的能力,这是生物体最重要的本能之一。由于新异刺激具有与环境背景偏离,突然发生不可预期,且发生概率低等特征,使得大脑对新异性事件有着认知加工偏向。人类的情绪感受性存在显著的个体间差异,虽然已有研究表明女性相比男性对新异刺激具有更高的情绪易感性,这可以确保她们在危险环境中能够快速而有效的做出反应,有着至关重要的生存意义。但是生理性别不同于性别角色,人类的发展过程有着社会文化的显著影响,社会环境因素对塑造及强化学习者的性别角色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考察生理性别对新异刺激的易感性时不能够忽略性别角色在其中的作用。不过目前尚无研究直接探索新异刺激和性别角色以及生理性别三者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所以有必要采用新异性刺激范式来考察新异性加工过程的性别角色效应,及其与生理性别的关系。实验一采用刘电芝编制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为测量工具,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分布状况,共发放437份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性别角色类型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双性化、单性化、未分化。而且男性男性化比例高于女性男性化的比例,而女性女性化比例远高于男性女性化的比例,证明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依然在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认识中起着关键作用。此外,双性化在样本中所占比例最高,双性化人格特质因其兼具男女两性人格的优点和长处,所以也进一步表明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在不断发展优化。但是最差的未分化在总样本中所占的较大比例应该值得予以注意与警惕。实验二,与实验一一样通过刘电芝编制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筛选出64名在校大学生作为有偿被试,其中女性的男性化女性化被试各16名,男性的男性化女性化被试也是各16名。采用oddball范式,实验要求被试尽快的对目标刺激按键反应,而标准刺激以及新异刺激不需反应,三类刺激随机呈现。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被试内因素为刺激类型(2水平:标准刺激,新异刺激)及电极点(15个电极点);被试间因素为生理性别(女性,男性)与性别角色(女性化,男性化)。实验图片皆是来自中国情绪图片系统库(CAPS)的无情绪中性图片,同时采用高时间分辨率的ERP技术来对视觉新异刺激加工的性别角色效应进行探索。行为数据结果显示,性别角色中女性化被试对目标刺激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男性化,男性男性化比男性女性化反应时要短,而且女性男性化对目标刺激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男性男性化。ERP数据结果显示,在额叶区和中央区位置存在显著的N1波,并且发现电极点*刺激类型*生理性别显著的交互作用,以及生理性别和性别角色显著的交互作用。对P2波的分析发现女性相比于男性诱发更偏正的波形,表明女性比男性会分配更多的注意资源来对偏差刺激进行加工。而且电极点*刺激类型*性别角色交互作用显著,男性化比女性化被试有着更大的新异-标准差异波,此外生理性别和性别角色的交互作用显著。对P3波分析发现在顶叶区域存在显著的电极点*刺激类型*性别角色的交互作用,男性化被试在这个阶段表现出比女性化更大的正波,且生理性别和性别角色的交互作用也同样显著。总的来说,研究发现不同性别角色对新异性事件的认知加工方式有所不同,男性化相比于女性化对新异性刺激具有更高的易感性,表现为其会分配更多的注意和认知资源对新异性刺激进行加工。此外,在N1波、P2波、P3波均检测到显著的生理性别和性别角色的交互作用,意味着生理性别和性别角色共同影响着个体对非情绪新异刺激的易感性,这些均符合实验预期。所以,以后考察新异性认知加工时需要考虑个体间差异的影响,不同性别角色对新异刺激有不一样的情绪感受性和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