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硬膜动静脉瘘是动脉与静脉在硬膜上发生直接交通所致。目前,对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建立硬脑膜动静脉瘘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直接观察静脉窦高压后硬脑膜血管状况、不同时期微循环的变化,及相应时期硬脑膜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探讨硬膜动静脉瘘的发病机制;利用手术切除的硬膜(主要是硬脊膜动静脉瘘)病理标本,观察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状况;结合对动物模型的研究,探讨硬膜动静脉瘘发生、发展的机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硬膜动静脉瘘发病机理中可能起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将110只雄性SD大鼠分成两组:85只为实验组,25只为对照组。实验组行上矢状窦和左横窦闭塞,在颈部行右侧颈外静脉和颈总动脉端端吻合。而对照组则只行解剖,而不做窦闭塞和颈部血管吻合。在术后7、14、28、40、60、90天,随机选择实验组大鼠3只和对照组大鼠1只,观察硬脑膜的微循环,从全新的角度、采用在相关研究中从未采用的微循环观察方法,进一步更直观研究静脉窦高压后硬膜动静脉瘘发生的机制。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再随机各取一只大鼠,取其硬脑膜进行固定、包埋。最后对不同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