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公交(BRT)客车的发展是顺应了现在不断成长中的大中型城市的要求,这就要求BRT客车有高的运作效率,即拥有大的承载量和较高的运行速度,因此,用铰接装置连接前、后车身的大长度BRT客车满足了大承载量的要求,较高的运行速度又对铰接装置的结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铰接装置是BRT客车发展中的最为关键的技术,其结构和强度设计的好坏决定着客车行驶的安全和操纵稳定性。本文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针对后推式低地板城市BRT客车的铰接装置进行设计。首先,对其重要的参数进行了理论核算;其次,根据逆向设计的方法制定了铰接装置参数化建模的流程,根据流程对铰接装置的结构进行参数化建模;最后,并用多柔性体动力学的方法对铰接装置进行强度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在极限载荷工况下,铰接装置能工作在安全状态下,铰接装置在结构设计方面不存在大的缺陷。第二部分,由于BRT客车连接前、后车身的铰接装置的存在和发动机后置的原因,其在行驶过程中铰接装置能否有效地限制前、后车身的相对运动,使客车行驶在相对稳定、安全的工况下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通过多体动力学软件MSC.Adams/Car建立了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然后,依照国家标准对客车进行了操纵稳定性的仿真分析,并进行了仿真评价。通过仿真分析,综合各项指标评价出BRT客车操纵稳定性较好,前、后车身的相对运动被铰接装置限制在允许的范围以内。由此进一步验证了铰接装置在结构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综上所述,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际建模方面对铰接装置进行了设计,从多体动力学方面对铰接装置和整车操纵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说明所设计的铰接装置自身结构拥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在BRT客车的行驶过程中有效的限制了车身的相对运动,一定程度上提高客车的操纵稳定性。在本文的研究基础上,对已经实现参数化的铰接装置,可以针对不同车型继续进行二次开发,并对修改后的铰接装置按照文中步骤进行多柔性体动力学分析。另外,整车操纵稳定性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例如空气弹簧变刚度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