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莫里森创作的十一部小说中,《家》(2012)采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结合的写作方式,展现了五十年代后期美国黑人的生存境况。与以往莫里森小说沉闷压抑的主题有所不同,《家》表现得乐观向上而充满希望。残酷的社会现实,种族歧视造成黑人难以言说的心灵创伤。家是人类避风的港湾,也是其生存的基本空间。在不断的空间变换中,作者逐渐实现了从创伤的呈现、转移、影响到治愈的过程。本文结合新奴隶叙事、黑人的双重意识以及百纳被审美,阐释了美国黑人心灵创伤的起源,创伤的经历、症状及创伤的影响和治愈的过程。虽然回家的路途充满艰辛,但是最终,现实中的种族歧视、心灵创伤都在家的归属感中得以化解,让读者看到了治愈的可能性。本文共分为五章,主要结合创伤理论与空间理论试图发现主人公难言的身心创伤,以及他们走出创伤所做的种种努力。第一章总体介绍了莫里森及作品、理论基础、文献综述、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梳理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具体介绍在不同物理空间内主人公的创伤经历,从而揭示了小说中人物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章描述主人公纠结的心理并分析创伤的原因,通过结合文本中的象征手法体现创伤及其所隐喻的文化内涵。对文本中象征手法的分析,进一步论述了主人公创伤的体现及治愈,从而深刻揭示了种族歧视给非裔美国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创伤,也体现了莫里森对美国黑人生存现状的文化思考和人道关怀。第四章为创伤的复原。弗兰克通过重现回忆,重埋尸骨及承认罪行几个阶段实现了创伤的治愈过程。茜也被哥哥成功救出并通过社区女性的帮助最终回归了自我。主人公创伤的治愈正如百衲被的缝制,是一个将记忆与伤痛重新整合的过程。百衲被的缝制过程也是女性主体身份建构的基础,通过缝被,黑人女性建立起姐妹情谊,找到了集体归属,团结了积极力量,并逐步实现了身份认同和心灵归属;同时黑人女性也认识到要摆脱受压迫受歧视的地位首先要学会自立和自强。第五章为结论部分,洛特斯不仅是主人公生存的物理空间,也成为其精神家园。美国黑人一直苦苦追寻的是“家”这个社会空间,只有在家这个温暖的港湾里,他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找回尊严并实现人格独立。只有回到家中,黑人才能治愈他们的身心创伤,最终在爱的天空下实现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