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空间作为乡村聚落中村民行为的载体,承载了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对乡村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的发展,乡村聚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乡村聚落的更新和重构中,传统乡村公共空间出现了活力衰退的状况,不恰当的保护也是对传统公共空间的破坏。面对当前乡村公共空间活力衰退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川西凉水井林盘村民行为模式的探讨,了解村民的行为需求,从而对林盘公共空间进行优化。川西凉水井林盘院落是笔者曾参与设计并持续关注超过6年的项目。在项目建成一年后,对其进行回访,发现设计阶段所考虑最有价值的公共空间存在使用效率较低、公共空间活力衰退的情况。从设计的层面来讲,人才是空间中的核心,林盘活力缺失主要是设计师的预想状态和使用者实际需求的状态之间存在差异。凉水井林盘原有设计主要从空间的角度出发的,较少地考虑了使用者的因素,从而导致预想的状态和实际需求之间的差异性。村民的行为模式(在特定的空间中,人的行为是有规律可行的,那就是在特定空间中的行为)是村民行为需求在公共空间中最直接的体现,它最直观的反应村民的需求状况。故在凉水井林盘经过5年的使用者和公共空间的磨合期之后,再次将村民行为需求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其村民行为模式进行深入调查。通过对村民行为模式的调查以及行为地图和空间句法的相互验证可知:可达性较强的公共空间会增加村民交往可能性,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在对公共空间的调查过程中,主要从公共空间可达性、公共空间舒适安全性、公共空间功能复合性、公共空间文化融合性四个方面作为评价尺度对凉水井林盘公共空间进行活力评价,然后分析提出优化策略,最后分别从以上四个方面对林盘公共空间进行优化,优化时首先从宏观角度对空间可达性进行优化,再分别对空间的舒适安全性、功能符合性、文化融合性进行优化,试图通过空间优化设计,增强凉水井林盘公共空间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