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载体,汉字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集形、音、义于一体。“汉字的部首一般是汉字的意符(即形符),通常与部首有关的文化现象在该部字群中有较为集中的反映,这就为以某部类为材料来考察相关文化现象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以食部字为依据,从字形、字义出发,结合古代文献资料,对食部字所涉及的古代烹食文化、饮食礼俗、祭祀文化以及古代哲学观念,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和研究。饮食是人类的本能需求,《礼记·礼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类自产生之日起,就是在不断开发食物资源的过程中得到进步与发展的。《尚书大传》中说:“八政何以先食?传曰:食者,万物之始,人事之所本,故八政先食。”饮食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部分,它在中国文化生活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这在食部字中也得到了非常鲜明与集中的反映。食部字中收录最多的就是有关古代烹食文化的汉字,主要涉及到食物的制作方式、食物种类,由此反映出一些古代饮食风俗和古人的饮食健康观念。中国的烹调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食部字中表示制作方式的如:馏、饪。食部字还包罗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食物,我们按照字义做出大致分类:粥食类、羹食类、干食类、饼食类等。这些食物中有许多还是节俗食品,如腊八节的腊八粥,寒食节的馓子,中秋节的月饼等。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礼俗的文明古国,这在人们的饮食活动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中国的饮食礼俗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饮食礼俗可以体现在饮食餐制、饮食方式、饮食礼仪等诸多方面。在食部字中有反映饮食餐制的:饔、飧等;有反映饮食礼俗中乡饮酒礼的饗、飨等;还有反映饮食礼仪的:饯、餪等。食部字与古代的祭祀文化也有密切的关系。祭祀总是同人类的某种祈求心理分不开,而这种祈求又是以奉献食物的形式反映出来。食部字中记载了表示祭祀名称的,如餋、飳。表示祭祀活动的,如餽、馈。中国古代在哲学观念上崇尚中庸,主张调和。这种观念也贯穿于人们的饮食生活中。儒家文化的精髓是“中庸”和“守礼”,饮食文化领域也蕴含着这种思想,饮食中的中庸思想具体表现是:适度、无过、调和。就食部字而言,在生熟适度、五味调和、饮食有节方面体现出了古代的一些哲学观念。饮食涉及的范围广泛,它与食部字并非完全的对应关系。本文的研究仅仅是依据与饮食相关的食部字来分析古代的文化现象,我们所依据的食部字,主要来源于《说文解字》、《宋本玉篇》、《类篇》这三部“说文系”的古代字书,通过对其中的食部字穷尽性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结合《广韵》、《集韵》等韵书,以及《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食部字进行研究。食部字中也有部分字与饮食无关,这样的字并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