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推进省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行动纲领的颁布,广东省制造业进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迎来了重大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当前,广东省制造业仍大而不强,在产业结构水平、质量效益、自主创新能力、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等方面与欧美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明显,那么广东省制造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应首先了解广东省重点发展的制造业主导产业结构及其与其他产业部门的关联性。基于此,本文首先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投入产出表,利用产业关联基准对广东省重点发展的制造业门类进行了界定,遴选出五大制造业主导产业部门;其次,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和广东省五部门投入产出合并表对广东省制造业主导产业部门的消耗系数和分配系数进行了分析;最后,实证分析了制造业主导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的投入结构和使用结构。利用目前最新数据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广东省制造业主导产业对省内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在五大主导产业部门中有四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这说明广东省制造业主导产业整体对其他产业部门的辐射作用特别大,对省内经济的拉动作用很强。尤其是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感应度系数1.529940,影响力系数1.301585)的影响力系数最大。仍有小于半数的制造业主导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小于1,对省内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只有化学产品,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这三大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和其他产业部门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不仅对其他产业部门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而且对其他产业部门的感应程度较大,他们通过供给推动经济的发展,进而能够带动整个省内经济的增长,在生产过程中又要大量消耗其他产业部门的产品,通过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二是以化学产品为代表的基础产业仍在广东省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2015年,化学产品,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的感应度系数分别居整理合并后的广东省38部门的第2和3位,在所有部门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与2010年相比,化学产品(2.102968持续下降到1.982766),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1.551696下降到1.529940)的感应度系数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并且化学产品的感应度系数在广东省38部门中的排名也从2010年的第一位下降到了第二位,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的感应度系数在广东省38部门中的排名则保持不变,这表明化学产品,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的基础产业地位是有所削弱的。即便如此,广东省各部门每增加1个单位的总产出,依然会拉动这两个部门大于1个单位的总产出,足以见得这两个部门的市场需求量依旧较大,生产技术也够成熟,可替代性较小,对广东省的社会生产具有较强的制约作用。因此,化学产品,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的基础产业地位虽稍有削弱,但仍在广东省经济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三是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影响作用不断增强。2015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交通运输设备,金属制品,通用、专用设备,仪器仪表等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分别居整理合并后的广东省38部门的第2、4、5、6、9和10位,在广东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均属于影响力较高的部门,尤其是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这一主导产业为代表。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1.202734持续上升到1.234697),交通运输设备(1.147853持续上升到1.227034),金属制品(1.159182持续上升到1.226893),通用、专用设备(1.166247持续上升到1.189096)这四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与2010年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除此之外,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感应度系数也大于1,并且在38部门中居于第一位,表明其他部门的生产对其的依赖性也很高。总之,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辐射能力巨大,对广东省经济整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