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蜂胶中酚类化合物的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ni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酚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类化合物。本论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质谱法(HPLC/DAD/ESI-MSn),研究了中国蜂胶中的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分析方法,对于中国蜂胶中酚类化合物的分析、质量控制以及生物活性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三章,作者的工作有以下四个方面: 1.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国蜂胶中9个酚类化合物(咖啡酸、p-香豆酸、阿魏酸、山奈酚、芹菜素、白杨素、高良姜素、乔松素、松鼠素)含量的方法;建立了中国蜂胶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实验结果表明:乔松素、白杨素和高良姜素是中国蜂胶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我国不同产地的蜂胶主要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同时评价了不同加工工艺(醇提取、水提取、超临界CO2提取)对蜂胶成分的影响。 2.采用电喷雾质谱法分析了中国蜂胶中的化学成分,初步确认出50个酚类化合物。 3.通过比较中国蜂胶和杨树芽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和主要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发现中国蜂胶中与杨树芽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基本相似。实验结果表明:中国蜂胶的主要植物源是杨树。 4.采用DPPH反应—色谱离线法(DPPH Reaction,Off-Line,HPLC/DAD),研究了中国蜂胶中的抗氧化成分。实验结果表明:中国蜂胶的主要抗氧化成分是咖啡酸及其衍生物,以及部分黄酮类化合物。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的发展趋势。 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收费使得高校贫困生数量急剧增大,为了减
6月15日,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光农机)发布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称,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608万元人民币收购控股子公司星光正工(江苏)采棉机有限公司(以下简
本试验以紫甘薯汁和白砂糖为主要原料,经调配杀菌后利用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复合发酵,生产一种新型紫甘薯汁发酵饮料,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
<正>近日,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征)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省日照市隆重举行2015商务年会。会场内,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用户代表1 000余人欢聚一堂,共谋发展大计
目的探究norD编码的超家族转运蛋白NorD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使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W2野生株和norD基因缺失株及norD互补菌株,微孔法培
7月12日—14日,由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奶业大会暨2019中国奶业展览会在天津开幕。本届展会以&#39;致敬祖国七十华诞谱写奶业振兴新篇章&#39;为主题,参展观众超6万人
大约从2015年开始,国内农机行业由增量市场进入了存量阶段,也预示着国内农机后市场时代来临,而在后市场这个大蛋糕中商业价值最大,潜力最大的一块就是二手农机。近几年,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