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行部门预算制度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它借鉴了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使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自2000年开始的部门预算改革,改变了预算编制形式和内容、预算编制方法和方式、延长了预算编制时间,一系列改革措施时至今同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在行政单位预算定额管理方面,已取得了方向性的初步实质进展:行政单位基本支出预算推行定员定额管理,项目支出预算的定额标准体系目前正由财政部组织构建。虽然有了上述成果,但行政单位预算定额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定额标准不公开、透明;无法完全做到“零基预算”,基数加增长的痕迹仍明显;基础数据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不高;定额指标数量少,覆盖面窄;定额标准更新不及时。虽在2009年底,财政部出台了中央本级项目支出定额标准管理暂行办法,初步勾勒了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的框架,但笔者认为,该办法条款规定宽泛,缺乏具体操作性指导,仅是对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进行了初步构想,该办法的适用性有待检验。
为解决行政单位在预算定额管理方面的问题,为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可以量化的依据,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特拟此文。本文冲破目前财政部和各部门各自制定单项定额、缺乏统筹规划的局面,突破原有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项目支出单项核定的模式和结构,通过对行政单位预算的构成进行分类,分析各项预算定额核定的依据,从中找到定额指标与相关的基础数据之间的联系,进而构建行政单位预算定额标准体系。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与公共财政事项相适应的内容完整、结构优化、定额科学、程序规范、修订及时的行政单位预算定额管理标准体系,形成运行良好的定额标准管理保障机制,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和透明化,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共分五个章节:
第一章简要叙述了行政单位部门预算改革的历程,并分析了行政单位进行部门预算改革取得的成效和意义。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行政单位预算构成分类,目前定额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构建行政单位预算定额管理标准体系的目的、目标和意义。
第三章,首先,对行政单位预算定额管理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分析了定额标准核定的基础和方法,并对定额标准体系运行、实施的机制进行设想。其次,列示出行政单位单项定额、综合定额核定的通用公式。最后,阐述了该体系的特点。
第四章具体以某行政单位为例,运用前述定额标准体系的思想核定年度预算,反之,再以年度决算情况来检验该定额标准的适用性。本章的目的是论证行政单位预算定额管理标准体系在实际预算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性。
第五章分析了保障行政单位预算定额管理标准体系有效运行、实施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