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Lakoff、Langacker等为代表的认知学者在对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反动思潮中,异军突起,开启了语言研究的认知时代。1980年Lakoff&Johnson发表的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LiveBy),更是将隐喻解读为根植于人类思维的认知工具,并通过其隐喻概念建构成一个庞大的“隐喻帝国”,从而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隐喻狂热”。国内学者在跟踪、介绍和引进该理论的同时,较多的是从中国的典籍语料中找寻相关文献,对该理论进行佐证,但是进行理性批判的并不多,从而导致一种“集体失语”的状态。本文试图以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对Lakoff的隐喻理论进行审视和反思。其中包括对国内外隐喻研究成果的回顾,中西隐喻的对比,对概念隐喻及隐喻认知功能等方面的再思考,明确提出中国本土化隐喻认知观自主创新的观点。在剖析Lakoff概念隐喻过程中发现,其理论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和问题。比如,隐喻概念理论定义中存在的问题;其哲学基础——体验哲学的三项原则中的第一项和第三项之间存在着抵牾和悖论;概念隐喻和隐喻表达之间的诸多矛盾无法得到圆满的解释;基本隐喻中的问题;隐喻概念理解中的不合理性;物理文化经验基础与内部结构连贯性的缺陷;隐喻映射机制中的矛盾;隐喻相似性中的矛盾都还存有很多漏洞;Lakoff把隐喻概念扎根于思维,并让人类的行为也渲染上隐喻的色彩,其思维和行为的隐喻性言过其实等。这些论述或者论断都还有待于商榷。除了上文所说的概念隐喻在实质内容上存在着矛盾和问题之外,隐喻理论的论证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和矛盾使得对西方的这种隐喻理论深存疑虑之时,也萌生了构建自己“本土化”认知理论框架的想法。Lakoff隐喻理论的认知功能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和矛盾。而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里,许多著名论断表明,隐喻即使存在,也只可能存在于一定的范围之内,而西方的隐喻认知理论却被无限的放大,以至于整个人类世界都是隐喻的,人们离开了隐喻便无法生存,这无疑是很不合适的。本文则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比较。如果通过隐喻进行认知,其结果无法融合,从根本上否定了本体认知的存在,而中国文化恰恰强调的正是这种本体认知,这种结论是否表明中国人根本就没有认知呢?此外,汉语认知中的特征在西方的这种隐喻认知理论中都被忽略掉了,诸如汉语认知对于高语境的依赖,还有中国人认知中强烈的情感意识都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因子。在对隐喻认知理论的研究中,所有这些认知特征都要求,保持理性的思维和态度是前提条件。在对西方隐喻认知理论剖析的同时,不可否认,西方的理论也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思路——对语言的认知研究。这就要求从本土的典籍语料中找寻相关的理论依据。从庄子“三言”出发,在“物我合一,丧我即道”的本真之中追寻哲学根源,使“寓意于言”的管道隐喻成为一种认知道体的思维方式,是隐喻产生的中国化叙述方式。这为构建本土化隐喻认知观打下坚实的基础。依照认知范式构建本土化的理论体系,从而在“学术中国化”的理念下做出一定的努力和尝试。一定意义上,这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所在,同时,冯友兰在讲到中国学术的现代化时,提出了“照着讲”和“接着讲”两种思路,因此本文则尝试提出“另起炉灶”的理念,以先秦的子学兼顾经学的方式来探索一条西方学术本土化的路径。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中国先秦诸子语言哲学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发现庄子的寓言是隐喻的中国化叙述方式,而荀子的“心识”认识论是从本土文化出发,构建中国的语言哲学理论,在与西方的隐喻认知理论的比较中也有着自己的理论框架和特色。本文的意义在于,在中国本土文化的背景下,对西方理论进行理性的批判,并找寻适合中国本土认知观的发展道路,从而为学术中国化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最终摆脱一直跟着别人跑的研究窘状,实现自主创新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