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背景下的农民流动与分化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d19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农民、农村和农业来说,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正是基于这点,党中央提出了要实行土地流转,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为农村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最大的管理和服务,准许农民以转包、互换、出租、股份合作、转让等形式来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土地流转是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第三次土地政策调整,希望土地流转能最有效的利用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绍兴县南岸村在全绍兴市是首个实行土地流转的村庄,也是土地流转比较成功的典型。土地流转背景下的农民流动和分化对农村的政治参与和农村的村庄治理等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为此,本文以绍兴县南岸村为个案,运用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化的相关理论,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对土地流转背景下的农民流动与分化进行初步的研究。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研究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民流动与分化的背景和意义,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流动和分化的研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个案概况,并对本项研究的核心概念做了说明。第二部分,改革以来南岸村的土地流转情况。主要介绍了绍兴南岸村土地流转的社会背景、土地流转的过程及其取得的成效。第三部分,土地流转:嵌入农民流动与分化的新变量。根据调查,分析指出土地流转造成了农民的急剧流动和农民阶层的多元分化,构成为当前中国农民流动与分化新的重要变量。第四部分,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民流动与分化的新特点。根据个案事实,揭示了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民流动的重要特点:(1)从外出打工为主转向就地经营规模农业为主;(2)从个人流动为主转向举家流动为主;(3)农民流动的社会和个人成本变低;(4)回流与外流现象共存;(5)外出务工农民的流动时间延长。同时,指出土地流转背景下的农民分化具有多元化、过渡性等特点。第五部分,土地流转过程中形成的农村社会成员结构。分析了土地流动背景下农民流动与分化后形成的新的农村社会成员结构及其重要特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形成的农村社会结构,正在从金字塔结构逐渐变成蜡烛型结构,中间阶层不断壮大,底层贫弱人数不断缩小。第六部分,结语。现有的流动与分化理论应用于分析现阶段中国特殊环境下的农民流动与分化时显现出种种局限,难以科学说明当前中国农民流动与分化的特殊现象。根据个案事实和经验,土地流转是嵌入当下中国农民流动与分化新的重要变量,它不仅促进农民的流动与分化,而且决定着农民流动与分化的特点。从这一客观事实出发,有关部门应当采取针对性政策,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和农民的流动、分化。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肿瘤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而肺癌是当今世界各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位居癌症之首。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