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杨宪益译《野草》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imabi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千年来,东西方的翻译家,理论家和作家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翻译和美学的探讨。他们的执着促进了美学与翻译的结合。翻译美学这一理论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一经提出,就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翻译美学为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和散文翻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不过,直到1995年,刘宓庆教授出版了《翻译美学导论》,才首次系统地构建了翻译美学的基本框架。刘宓庆以现代美学原理为基础,将传统的美学思想运用到翻译实践当中,提出翻译的审美客体是原文,翻译的审美主体是译者,详细阐述了审美客体的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并且探讨了文学翻译中审美再现的问题。散文诗《野草》是20世纪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鲁迅的作品。它不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还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它有着散文的行云流水,任意挥洒,还有着诗歌的韵味,意境和旋律。它通过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使内在的感情,深刻的思想与外在的美景融合在一起,从而在激起读者丰富联想的同时,感染他们,吸引他们。不可不谓是现当代散文中最具代表性的散文诗。然而,一直以来,学术界对《野草》翻译的研究都不够深入。迄今为止,不仅没有对《野草》英译本进行研究的专著,更少有人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散文诗的独特的美学特质决定了翻译美学是评价散文诗及其翻译价值的重要方法。因此,笔者依据这部作品中体现的美学特色,以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为基础,从翻译美学的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个方面探讨了《野草》英译本中的审美再现。通过对《野草》原作和译本的对比分析,发现译者利用自身的双语能力,结合本身的文学艺术修养,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作的美学元素,让目的语读者感受到了源语读者所感受的美学信息,堪称翻译中审美再现的典范,也代表了译者出色的翻译才能。译本中有许多经典、成功之处值得挖掘与学习。
其他文献
目的:编制简单、便利、易操作、灵敏度高、适用于社区的改良版孤独症行为量表,并对该改良量表进行信度、效度及分界值的分析。探讨改良版孤独症行为量表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临
文章针对家庭住宅中危害的险情和人们对安全保障的迫切需要,设计了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高性价比、易于安装的家庭安防报警系统,实现了红外布防与撤防的设置、烟雾检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全切组与大切组,各30例,两组都采用腹腔镜
挫折教育是中学政治课不可缺少的内容,耐挫性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具有的能力。政治课现阶段提出的核心素养,强调的就是将以往讲授型课程转变为活动型课程。中学政治课程可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湿地在抵御与调节洪水、控制污染、净化水域和调节区域小气候等
钛含量在1%以内的锌钛合金镀层具有优良的防腐蚀性能,可作为钢铁的新型防护镀层。本文采用脉冲电沉积技术在溶有TiCl4的Urea-ZnCl2低共熔型离子液体中电沉积Zn-Ti合金,并运用
自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文化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自行车作为人们的代步工具的功能逐渐退化,自行车旅游在我国逐步得以发展,并越来越得到大众的推崇。
锌电沉积过程普遍采用Pb-(0.75~1%)Ag合金作为阳极,但存在较高析氧过电位、较差导电性和阳极溶解污染电解液等缺陷。本文采用单脉冲电沉积在碱性和酸性镀液中弥散掺杂WC和C030
我国锰矿资源的贫乏正制约着锰系产品的生产以及可持续发展。在我国一些锰系产品生产集中的地区,所使用碳酸锰矿的品位已经由含锰18%~20%降低到只有12%~15%,而另一方面,大量含
农业是国家的命脉。无论经济如何发展,都不能改变农业在我国的基础地位。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但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农业更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