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工业文明的兴起给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无比强大的生产力,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在科学技术创造出惊人物质财富的同时,世界级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却以极其惨烈的方式,呈现出环境污染可能带来的悲惨后果。过度追求对自然力的征服和支配,以掠夺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繁荣,只会不断酿成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的历史性悲剧。生态环境之殇,正是大自然对人类永续发展前景敲响的警钟。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一段时期内,过分追求GDP增速的发展观、政绩观和考评观,让许多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忽视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导致经济发展与资源承载、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多年累积叠加起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果继续任其蔓延和扩张,必定成为民生之痛,甚至催生社会层面许多不可逆转的问题,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愈加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党中央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工作安排和相关要求,不仅是国家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审计机关的重要任务。它将传统的资源环境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有机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思想,促使各级党、政负责人自觉增强环保责任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正确地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本文首先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继而以自然资源资产公共品属性、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和产权制度等公共管理理论为依托,全面阐述了当前审计机关组织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大致情况、遇到的问题乃至成因,同时综合了资源环境审计中的环境审计要素与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责任审计特点,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分析论证了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基础指标确定、建构体系框架、可行性及运用建议,最后对本文的研究课题做了总结归纳并提出后续研究的方向及重点。本文既有理论的剖析,亦有实务的归结,其间所述内容尽管还不够深入和丰满,但也为进一步提高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经济监督和服务职能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思考。在这方面,更深入的研究还有待后续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