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问题研究——基于货币政策调控的视角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f00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住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房地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成为支持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之一。基于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需求大以及周期长等特点,也使得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房地产金融在支持房地产业房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在众多风险中,由于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体系还并不完善,房地产行业在资金来源上主要依赖于商业银行,因此风险也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具体表现为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如果房地产价格持续高涨,偏离实体经济,形成房地产泡沫,那么一旦泡沫破灭,直接危及到银行体系的正常运行,甚至形成金融危机,乃至使整个国民经济陷入危机之中。   因此,对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管理是刻不容缓的,众多部门对其风险管理都有自身的方法,本文主要是基于货币政策调控的视角,研究中央银行如何运用货币政策来管理房地产金融风险。通过对我国2003年到2009年第二季度的数据进行现实考察及实证检验,可以得出:房地产价格与利率和货币供应量都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正向影响房地产价格,利率的调高难以抑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反而房价的上涨对利率的调整有正向的影响。就国外经验而言,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与货币政策的相关方面的研究,可以启示我们:货币政策也可能成为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形成的原因,同时还应避免宽松货币政策下对房地产行业的过度金融支持。通过以上分析,在现实当中运用货币政策来调控房地产市场,尤其是想影响房价是有一定得局限性的。当然,货币政策并非完全只针对房地产市场,更多的是考虑到整体经济运行状况。   因此,结合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想通过货币政策对房地产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目前,首先,中央银行要积极的关注房地产价格,建立房地产金融风险监测指标,并增强这些信息的透明度,同时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给公众以合理的预期;其次,中央银行应强化不动产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的作用,同时不断增强货币政策的传导的有效性;最后,还是要注重与其他部门的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引导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
其他文献
投资与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历来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核心变量,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其拉动作用尤为重要,而且二者具有联动效应。   本文选择对1978年到2
学位
在股权分置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背景下,2006年5月8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证券市场融资和再融资功能得以恢复,定向增发也作为一种再融资形式被正式推出。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