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APD技术对我国不同地区绒山羊主要品种(类群)核DNA的分析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ad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用Shannon信息指数和Nei指数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阿拉善绒山羊、二郎山绒山羊、乌珠穆沁绒山羊、辽宁复县绒山羊五个群体的RAPD标记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利用筛选出的12条引物检测到了64个等位基因位点,3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频率为51.56%。表明RAPD技术用于研究绒山羊核DNA遗传变异具有较高的的检出率和灵敏度。在12条引物中,S159多态性位点最多,效果最佳。引物的碱基序列为5’ACGGCGTATG3’。(2)绒山羊总群体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sp)为0.4575,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比率为67.43%,说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高于群体间的变异。(3)辽宁复县绒山羊和阿拉善绒山羊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低,这与它们的选育效果相一致,而乌珠穆沁绒山羊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整齐度较差。(4)五个群体遗传距离指数和分子聚类关系表明:阿尔巴斯绒山羊、阿拉善绒山羊、二郎山绒山羊分化不明显。乌珠穆沁绒山羊与阿尔巴斯绒山羊、阿拉善绒山羊、二郎山绒山羊聚为一类,亲缘关系较近,而上述四个类群与辽宁复县绒山羊的亲缘关系较远。
其他文献
以豆粕为研究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水分(13.89%、15.77%、17.66%)和不同温度(20℃、25℃、30℃、35℃)条件下的霉变规律,探索豆粕在霉变过程中豆粕的霉菌总数、水分、粗脂肪、粗蛋白
目前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克隆胚胎发育率低下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有研究表明这可能与体外操作和培养过程中卵母细胞、供核细胞以及重组
我国北方温带半干旱草原区草原面积达0.8亿hm~2,约占我国草地总面积的1/3,因盲目垦荒和过度放牧致使草地退化,草地退化已严重影响了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及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牦牛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冷季枯草期长达7个月,牦牛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冷季缺乏饲草料是牦牛掉膘、死亡的首要因素,因此抗灾保畜成了牧区的冷季常态化的工作。本文以
家兔肠炎是养兔生产中造成死亡率最高的一种常见疾病,遗传因素是影响其易感性的众多因素之一。Toll样受体家族(Toll-like receptors, TLRs)是一类1型跨膜蛋白质,在病原体的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