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海湾,经引种和其他原因,已扩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对被入侵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均造成了显著影响。有关该物种的入侵机制和控制策略是当前入侵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次生代谢物。该物质被认为是植物重要的抗氧化成分之一,可清除羟自由基等活性氧组分,并在植物光保护过程中发挥作用。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在许多盐生植物以及入侵植物中含量丰富,在互花米草中的可观含量更是引起学者的关注。鉴于黄酮类化合物广泛的应用价值,以及其抗氧化活性在互花米草抵御逆境胁迫中的潜在作用,本实验针对互花米草等盐生植物的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互花米草黄酮的成分进行研究,以期通过互花米草生物质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为其生态控制提供思路。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黄酮类化合物在包括互花米草在内的四种盐生植物中含量均十分丰富,各器官的黄酮含量差异较大,除盐地碱蓬外,海滨锦葵、互花米草和芦苇叶片中的黄酮含量均远高于其他器官。其中互花米草叶片黄酮含量(21.75 mg·g-1)和海滨锦葵黄酮含量(39.93 mg·g-1)最为可观。 2)正交试验表明互花米草干叶的黄酮最适提取方法为料液比1∶30,乙醇浓度70%,水浴温度80℃,水浴时间2h。海滨锦葵干叶的黄酮提取方法为1∶20料液比,60%乙醇浓度,80℃水浴温度,水浴时间1h。 3)互花米草黄酮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高于海滨锦葵黄酮,低于抗坏血酸。且在一定范围内与黄酮液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4)互花米草和海滨锦葵黄酮的抗氧化稳定性受pH、温度、光照的影响较大,在碱性条件、80℃以上高温及光照条件下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均有不同幅度下降。互花米草对菜籽油的抗氧化作用在某程度上优于海滨锦葵黄酮,在一定范围内与浓度正相关。其抗氧化能力与柠檬酸相近,不及抗坏血酸。 5)实验初步鉴定互花米草叶片黄酮至少有两类,其中含有4-OH的二氢黄酮(醇)类,无7-OH,且A、B环均无邻二酚羟基。 实验表明互花米草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较高,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来源。其稳定性受某些因素的影响提示要注意黄酮的利用和储存环境。利用本研究中所得优化提取方法可从互花米草干储生物质中获得稳定的黄酮来源。配合黄酮经济成分的开发而推动生物质材料的收割利用,将成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的一项潜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