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包括三方面内容,①理论部分:整理古代有关“痹证”文献并总结分昕宋师提出的“伏邪晚发致痹”学术思想。②临床部分:系统观察类风湿I号治序活动期RA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③实验部分:观察活动期RA血清中JAK-STAT蛋白与NEI网络因子的表达,并观察类风湿I号对相关蛋白及因子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探讨类风湿I号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方法①理论部分:通过整理古代文献,挖掘宋师“伏邪晚发致痹”学术思想理论渊源。②临床部分:选择符合2009年ACR有关RA分类标准的活动期RA患者9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予类风湿I号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对照组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观察周期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ACR及DAS28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疼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关节疼痛(VAS评分)、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及ESR、CRP、RF、CCP及血常规、肝功能等。③实验部分:选择活动期RA患者40例,将40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类风湿I号联合雷公藤多甙片和单纯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观察周期为12周,用ELISA法测定R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JAK1、STAT3、IL-6、IL-21、 SP及PRL的浓度,并与健康对照者20例比较,分析R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6指标的变化。结果①理论部分:总结宋师提出“伏邪晚发致痹”学术思想理论渊源,宋师认为脾气亏虚、湿热痰瘀痹阻是活动期RA的核心病机,提出从复法大方治痹的治疗原则,自创类风湿I号并运用于临床。②临床部分:类风湿I号治疗活动期RA疗效明显,DAS28总有效率为93.33%;100%达ACR20,77.78%达ACR50,42.22%达ACR70。临床症状方面,类风湿I号不仅能明显改善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减少关节疼痛数目和肿胀数目还能明显降低CRP、ESR、抗CCP抗体水平,而且安全性高,无明显毒副作用。③实验部分:活动期RA患者JAK1,STAT3, IL-6, IL-21, SP及PRL血清浓度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活动期RA12周后,RA对照组和治疗组6因子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且治疗组在IL,-6、JAK1、STAT3及SP下降更明显。结论类风湿I号是宋师基于“伏邪晚发致痹”及“脾气亏虚、湿热痰瘀痹阻”是活动期RA的核心病机等学术思想所创的中药复方;类风湿I号能显著改善活动期RA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活动实验室指标,且不良反应小;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JAK-STAT信号通路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处于激活状态,类风湿I号可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蛋白和NEI网络因子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