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文化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推行,是思考和解决语文课程问题的一个重要纬度。探讨语文课程文化,首先既要避免从语文课程角度来观照其文化表现的做法,又要杜绝从文化角度来指涉语文课程的文化视野和文化价值的做法,应该把“语文课程文化”视为一个“自足”的文化形态来审视,因为语文课程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存在,是民族文化的亚文化形态。探讨语文课程文化,必须将其置于汉语文化的整体生存语境之中,来整体地把握它独有的亚文化特质和它的整体生态特质。这是本文尝试探讨和构建语文课程文化理论的出发点和基本学术视野。语文课程文化进入研究视野,才是近年的事,虽然其理论关注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起步,但促使它成为语文教育研究的当代对象,却有其相当深厚学理土壤,本文就是立足于这一学理土壤中,首先梳理形成语文课程文化研究的学科背景、学术背景,研究进程,揭示语文文化研究的进程演变及其发展走向。然后在这一学理背景下,梳理“文化”、“课程”、“语文课程”几个基本概念,明确语文课程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尝试定位“语文课程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还原概念的本体地位,最后得出结论:语文课程文化就是以人类文化为背景,以汉语文化为依托,通过语文课程传递文化的特定的存在理想、精神信仰、生存价值、思想智慧、制度规范、技术手段等具有行为型、动态性、过程性的亚文化式样。在课程文化和学科理论的学理土壤中确立起“语文课程文化”概念应有的学科定位,为语文课程文化研究奠定起必须的平台,然后在这个平台上,对语文课程文化的构成问题、价值问题、形态问题、行为问题展开尝试性的探讨。首先考察语文课程文化的构成问题:语文课程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其结构构成,既具有文化的全部构成因素,同时还具有文化结构系统中所不具有的新成份。从系统的观点看,语文课程文化既具有显性结构,也具有隐性结构,前者主要是指语文课程文化的物质层面,包括学校、教室、班级、小组、教具、教育技术这些具体的物质因素;后者主要指语文课程文化的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涉及到潜在的课程规则、文化心理、情感认知等因素等。然后探讨语文课程文化的价值问题:价值是语文课程文化的核心,主要以“个人——社会——族类”为三维视野,尝试系统阐述语文课程文化的内在精神价值生成和外在价值实现的依据、前提、目标、核心与任务等。其三,拓展视野,审视语文课程文化的形态学问题:语文课程文化是以生态场的形态而生成自身和敞开自身的。“场”在物理学领域指的是两质点间的相互运动而产生的一种空间状态。在语文课程文化场中,我们就必须确立它的两个质点:一个是语文课程文化语义核,即生生不息的汉语文化精神,它是语文课程文化的思想核心;另一个就是处于语文课程主体地位的人,即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语文课程文化内核的解释(人的理解)可以形成一个基本的文化语义状态,当人意识到所属的语义状态,并受之影响进入这种语文课程文化情境中时,就会自动生成属于当事人的语文课程文化语义场。这种语文课程文化场的生成是一种理解、解释的过程性生成,它可以使人的经验、思维、生命与文化在共生与互生的意义上获得统一,并分别在知识符号、语言符号、精神符号上得以表征。最后对语文课程文化的生成敞开予以行为学探讨:居于文化主体地位的师生受语文课程文化场的影响,与文化语义状态发生行为上的关联,具体表现为发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师生交往行为。本文通过对语文课程文化行为预设、行为生成、行为原则等基本问题的检讨,着重阐述了在语文课程文化场中师生交往行为展开的方式和过程,并尝试建构合理的语文课堂交往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