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MMP-2、TIMP-1表达在肝纤维化发病中的意义及外源性IL-10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含链霉蛋白酶E、IV型胶原酶消化液37 oC体外灌注和振荡消化,细胞悬液过滤后,经11%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HSC。台盼蓝染色排斥法鉴定细胞活率, 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HSC纯度。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CCl4组(C组)和IL-10干预组(I组)3组, 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及IL-10干预模型。造模第7、11周,各组分别随机选取5只大鼠分离HSC,抽提总RNA,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MMP-2及TIMP-1的mRNA;部分HSC培养贴壁后SP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MMP-2及TIMP-1的蛋白表达。结果:成功分离可用于实验研究的HSC,细胞得率1.2~2.3×106/g肝组织,活率在90%以上,纯度超过90%。N组检出MMP-2与TIMP-1的mRNA表达。造模第7周,C组与I组的MMP-2与TIMP-1的mRNA表达均高于N组(P<0.01),但I组明显低于C组(P<0.01)。造模第11周,I组MMP-2的mRNA表达水平仍比C组低(P<0.01),且二者均比第7周低(P<0.01); I组TIMP-1的表达水平比C组低(P<0.01),C组比第7周进一步升高(P<0.01),而I组有所下降(P<0.05)。MMP-2及TIMP-1的蛋白表达变化与mRNA一致。结论:链霉蛋白酶E 和IV型胶原酶体外灌注消化及11%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是分离大鼠HSC简便、可靠的方法。HSC表达TIMP-1逐步增强,而MMP-2早期表达增强,晚期减弱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外源性IL-10可能通过抑制MMP-2及TIMP-1的表达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