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悲剧美学的理性道德秩序观和悲剧美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ianyawo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悲剧文学作品摹写的是真实的人类生活形态,人类迈向文明的步伐中每个成功都脱离不了对悲剧性命运由恐惧到搏击的过程。这种针对悲剧性命运的抗争的美无法脱离同人类理性道德秩序观的密切联系。悲剧美与秩序相关,理由有四:第一,人与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之间都存在某种秩序关系。文学关注的正是围绕人类的各种秩序关系。第二,悲剧的美正产生于悲剧主人公对约束自己的各种秩序关系的抗争和超越。第三,整个人类的文明史正是由后来的新秩序超越先前的旧秩序的发展过程,这其中饱含了人类奋起抗争的辛酸,呈现出悲剧性抗争精神。第四,从西方古典悲剧到20世纪现代悲剧叙事文学,西方古希腊式的悲剧创作理论和实践都随着不同时期秩序观的变化发生极大的改变,但宗旨却不变,那就是对人的生活秩序和人性的真实秩序的由衷的关怀。本论文拟名为“西方悲剧美学的理性道德秩序观与悲剧美”,论证了西方悲剧美学在创作理念上一直遵循着某种理性秩序观。本文将围绕人类生活的秩序关系归为三大类别——自然秩序、社会秩序和来自每个个体自身的情感秩序即个体情感秩序。自然秩序是人与自然的秩序关系,是人类理性道德秩序观的原始根基;社会秩序是人与社会的秩序关系,是理性道德秩序观中比重最大的组成部分,可谓中流砥柱;而个体情感秩序是人与自我的秩序关系,是不稳定因素,也是潜在的理性道德秩序观的破坏力量。这也就是说,本文认为人类理性道德秩序观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状态时,通过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本性三方面内部关系进行思考和反省而得出的秩序关系层面上的综合性理性认知观念,它具有时效性但却也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平稳,是有助于社会稳定的一系列道德意识/观念。除开引言和结语外,本文正文分为四大章——第一章:理性道德秩序观与感性和理性认知此章分作两节:第一节“人类认知与秩序”和第二节“理性秩序与道德”,主要说明人类秩序观同人的理性认知、感性认知有关联,而秩序同道德感有关,说明人类的理性道德秩序处于不断建构之中,其中关键因素是人类理性和感性的平衡。此章指出,人类的感性认知是理性认知的基础,理性认知包括三个方面,这也正是理想道德秩序观的三个来源,即理性认知自然、理性认知社会与理性认知自我。第二章:理性道德秩序观的三种秩序来源此章分作三节:第一节“自然秩序——理想道德秩序观的原始基石”;第二节“社会秩序——理性道德秩序观的中流砥柱”;第三节“个体情感秩序——理性道德秩序观的破坏因子”。第一节从自然秩序的规律性和神秘性对人们建构理性道德秩序观的影响来说明人类理性道德秩序观的原始基石是自然秩序,第二节从人类社会秩序的形成经过(如何从自然秩序演变为社会契约最后演变为社会秩序)来说明社会秩序是理性道德秩序观的中流砥柱,第三节从个体感性需求和集体道德约束之间的矛盾性来说明个体情感秩序是理性道德秩序观的破坏因子。第三章:理性道德秩序观和西方悲剧作品主人公的命运本章按照西方世界人类文明史的进程对西方悲剧作品进行了分期——古希腊时期悲剧、中世纪时期悲剧、文艺复兴时期悲剧、启蒙运动时期悲剧、20世纪以后现代社会时期悲剧,旨在从理性道德秩序观的视角去阐释悲剧主人公的命运,说明无论是古典悲剧人物还是现代悲剧人物,人生历程都无法绕过自身的人性秩序规则——个体不断增长的感性需求和理性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无法逃脱个体自由意志同集体理性秩序之间的强烈冲突。本章具体分析了悲剧主人公的个体情感秩序中的不稳定因素——欲望对自身理性道德秩序观的碰撞,证明了通过悲剧人物的悲剧性命运,我们能够发现整个人类社会不断寻觅、不断追求最适宜的理性道德秩序观的艰难历程。此章分作三节:第一节“悲剧人物是否合乎个体情感秩序”,第二节“悲剧人物是否符合社会秩序”,第三节“悲剧人物是否吻合自然秩序”,分别从人物是否符合个体情感秩序、社会秩序、自然秩序三个方面对西方悲剧作品人物的悲剧性命运进行了解读。第四章:悲剧的审美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从秩序观角度看悲剧美的产生”,下分为第一小节“从读者的秩序观角度看悲剧美的产生”,第二小节“从剧作家的秩序观角度看悲剧美的产生”;第二节“不同的社会阶段与悲剧美中的‘超越’”。本章着重解释悲剧美的传达过程涉及的不仅仅是作品,还有剧作家对主题意义的挖掘与贯彻,以及读者对该主题意义的吸收和理解,因而从理性道德秩序观的角度去理解悲剧美也同剧作家和读者自身的理性道德秩序观有关。第一节从读者所理解的“秩序”角度去理解“悲剧美”,依据读者反应,悲剧精神从作品主人公传达到读者的过程的第一步为“同情”,是以普通人的情感去比照悲剧主人公,和悲剧主人公产生共鸣,这实为一种所有人都有的普遍情感,而“净化”产生于“同情”之后,是人们对主人公身上所拥有的悲剧超越精神生发出感叹、继而心灵受到感召的情感,读者们由人及己,感叹自己在面对同样的遭遇时无法做出主人公一样的超越自我的行为。第二节从剧作者的“秩序”角度去理解悲剧美,认为悲剧美美在充满人文关怀的主题意义上,这与剧作家的理性道德秩序观有关。总之,本文认为在西方美学的研究视域中,“理性道德秩序观”是不可避开的,它指导了剧作家的写作理念,这包括写作主旨、人物塑造、写作手法,从而也进一步影响了“悲剧美”传达给读者的过程。本文采用了社会学、伦理学、文艺心理学的分析方法,以西方社会人类文明发展史为主线,以伴随该文明产生的各时期的具体经典悲剧作品为素材,以秩序观的分类为切入点,将各时期的社会整体秩序观、个体秩序观放入具体的悲剧性叙事文学作品中进行比照,剖析了其中理性秩序观形成的道德因素以及它同悲剧美学理论中“悲剧美”的联系。另外,本文还比较具体地阐释了西方美学意义上的悲剧从古典古希腊时期到现代(即20世纪后)转型的原因。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一直处于较快发展的阶段,科技水平的提高也为国家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于建筑行业来说,由于受到城市化建设的压力,以及科技水平的支持
Ⅱ型糖尿病患者SPECT肾脏动态显像94例分析梁荣祥,朱继芳,卢宝彦,张珂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糖尿病肾病是其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我院于1991年1月 ̄1992年9月所作的9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SPECT肾脏动态显像
为落实省政府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放心消费在湖北”行动的工作部署,根据湖北省市场监管局《2019年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在省质强办的指导与湖北省
目的:建立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分析尿液中的卤代麻醉剂。方法:对尿样采取固相微萃取(SPME)前处理技术,以氟烷甲醇溶液作为内标,利用GCMS对尿液中的卤代麻醉剂地氟醚和七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该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
多模态语言研究就是关注人类语言使用的多模态本质,运用社会符号学及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多模态语料库语言学方法等,通过多种技术手段采集人们使用语言
报纸
当前,我国在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效果,但也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在对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
警事案件报道是电视节目在案件报道中经常出现的內容,从某些层面讲,警事案件报道具有消极和负面的影响。由于社会心理机制、行为模式以及媒介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作用,第三者效
针对目前很多有线电视HFC网络正在由单向网络转向双向网络的情况,本文对有线电视HFC网络的上行系统参数、性能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上行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电平、CNR和频
应用美国Beyond冷光美白技术对108例生理性、内外源着色牙患者进行门诊治疗,回顾性分析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基础治疗护理和仪器设备准备;术中椅旁规范的操作配合;术后有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