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为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因增龄而升高,多种与房颤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寿命与生存质量。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抗凝、转复并维持窦率和控制心室率。射频消融术作为房颤转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药物难治性房颤的重要治疗手段,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成功率仍不理想,术后复发率较高。术后应用抗重构药物有望改善手术成功率,这些药物分为抗电重构药物(ainti-electrical remodeling drugs, AERDs)和抗结构重构药物(anti-structural remodeling drugs, ASRDs),对于这些药物预防术后房颤复发的作用尚存在争议。目的:通过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应用抗重构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进行Meta分析,评价上述药物预防房颤复发的确切效果,为临床决策的制定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通过系统查阅PUBMED. 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公开发表的评价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应用抗重构药物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辅以手工检索,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相关信息及数据,然后对最终纳入的试验进行Meta分析。数据的合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抗重构治疗的效应值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CI)表示。异质性检验采用χ2检验的方法,其大小用12进行定量。并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8篇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831例病人,其中试验组412人,对照组419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应用抗重构药物可有效降低房颤复发率(RR0.64,95%CI,0.47-0.86,p=0.003),且各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无统计学意义(Qdf=7=11.17,p=0.13,12=37%)。对抗电重构和抗结构重构药物分别进行数据合并发现,前者未显著减少术后房颤复发(RR0.72,95%CI,0.50-1.05,p=0.09),但后者的预防复发作用是有意义的(RR0.53,95%CI,0.31-0.89,p=0.02);根据房颤类型的不同分为两个亚组,第一组只包括阵发性房颤患者,该组中消融术后应用抗重构药物的患者较对照组房颤复发明显减少(RR0.61,95%CI,0.41-0.93,p=0.02),而另一组中,除阵发性房颤外,还包括持续性和长程持续性房颤,术后应用抗重构治疗未显著改善射频成功率(RR0.66,95%CI,0.41-1.05,p=0.08);抗重构药物的疗效同样与左房内径的大小相关,另一亚组分析发现,左房内径<45mm的房颤人群收效较好(RR0.59,95%CI,0.44-0.80,p=0.0008),而左房内径≥45mm时复发却未见明显减少(RR0.68,95%CI,0.31-1.51,p=0.34)。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的评估说明本篇Meta分析的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1.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应用抗重构药物可有效减少房颤复发;2.术后应用抗结构重构药物可有效降低房颤复发率,但抗电重构药物的上述作用却未得到证实;3.抗重构治疗在阵发性房颤和左房内径<45mm的房颤患者中能较好的发挥预防术后房颤复发的作用;4.本研究中的结论仍需要更多的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去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