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经营者或企业家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一种宝贵资源。随着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经营管理人才进入这个要素市场参与竞价。与此同时,旨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改革使大量的国有企业在人才市场上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私人企业一起参与经营者这个稀缺的人力资本的争夺。由于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水平与非国有企业经营者相比还存在着许多差距,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制难以吸引、留住优秀人才,使国有企业对优秀人才不具备吸引力,人才瓶颈成为国有企业面临的突出困境,给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2005年底,据零点调查公司的一份数据显示,中国有近六成的国有企业存在人力资源危机,约有35%的国有企业认为人力资源危机对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中高层管理人才流失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重要表现形式。为扭转国有企业在人才竞争上的尴尬局面,解决人才瓶颈问题,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六中全会,明确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对经营者收入分配要贯彻按要素分配原则,根据其管理贡献进行分配。因此,如何客观、公正评价经营者管理贡献,公正评价经营者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成为国有企业能否走出人才困境的关键。从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现状来看,一方面国有企业缺乏科学的业绩评价机制和公正可信的评估者,实际的业绩评价过程基本上掌握在国有企业经营者自己手中,导致企业绩效与经营者薪酬脱钩甚至背道而驰。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缺少揭示经营者价值创造能力的指标,对经营者缺乏资本成本约束,难以有效解决经营者自身效用最大化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矛盾。此外,国内对EVA在国有企业集团内部经营者业绩评价方面运用的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EVA改进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如何利用EVA改进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而对如何利用EVA对某一个具体的国有企业集团内部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进行设计,如何改善EVA运用的环境来确保业绩评价体系的有效运用等实践问题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将EVA引入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构建了以EVA为基础的综合业绩评价模式,讨论了为确保基于EVA的经营者业绩评价系统的实施效果,所必需的市场经济环境支持,提出建立基于价值创造理念的业绩评价保障体系,利用EVA改进企业的管理系统、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建立EVA文化。利用EVA来评价经营者业绩,不仅避免了经营者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利用会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扭曲其经营业绩,欺骗投资者的行为;而且,扭转了一直以来经营者对权益资本形成的“免费资本”幻觉,引入了股权资本成本概念。本文鉴于国有企业集团在计算子企业EVA时能充分获得关于子企业会计调整事项的相关证据,提出集团公司应根据各子企业所属行业特点及其会计政策差异,因地制宜确定会计调整项目和股权资本成本计算方法,并结合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会计政策调整和外部环境变化建立定期复核制度。本文认为由于大型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经营者扮演的角色除了企业家外,还被赋予了浓重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所以不能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施单一的EVA业绩评价体系,只能利用EVA指标及其价值管理理念,改进原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简化财务评价指标,突出管理薄弱环节,保留非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议方法,将EVA融入经营者中长期业绩评价和薪酬管理体系,实现经营者薪酬与提高企业长期价值创造能力相结合。与此同时,本文还针对原业绩评价机制存在的缺陷,完善了业绩评价流程,引入了外部中介机构独立对业绩评价过程和结果的专项审计程序,大大提高了评价的透明度和结果的可信度。另外,本文还就EVA在国有企业的运用基础和运用环境进行了研究,从公司治理、外部环境、管理系统、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构建EVA业绩评价保障体系的思路和实施方案。通过基于EVA的集团内部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的设计和运用,对于如何利用EVA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如何在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树立资本成本意识,如何利用EVA公正、客观评价经营者价值创造能力,建立经营者自身利益与股东利益趋同的业绩评价机制提供参考。本文在研究国内外运用EVA进行业绩评价现状的基础上,以某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为案例,以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一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为背景,分析国有企业集团内部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及评价机制,剖析现行的集团内部经营者业绩评价模式存在的缺陷,讨论利用EVA评价经营者业绩的必要性,并结合国资委新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构建基于EVA的集团内部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目的是提升国有企业集团价值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后,本文在总结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文章在资本市场有效性不强的情况下如何计算相关性较强的β系数、如何将经营者EVA业绩考核目标和压力进一步在企业内部层层分解落实、如何剔除垄断行业、国家政策支持等非经营者主观努力形成的垄断利润对业绩评价的影响等方面存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