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近视眼屈光度及屈光系统各组成成分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探讨近视眼屈光度与各屈光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研究近视眼发生发展的规律。方法(1)研究对象:2008年1月~2009年1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眼科门诊收集正视及近视病例158人(316只眼)。其中男性68人,女性90人,年龄19~40岁,平均27.57±9.76岁。均排除器质性疾患,眼球发育正常,未接受过内眼和外眼手术。(2)检查方法:视力检查用国际标准E视力表5米距离测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正视眼裸眼视力≥1.0,近视眼矫正视力≥1.0。所有研究对象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充分散瞳,用眼科验光仪测得屈光度。用角膜曲率计以角膜中央1/3光学区为测量中心,测量最小角膜屈光力(K1)和最大角膜屈光力(K2),并计算△K=K2-K1。用A型超声生物测量仪对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玻璃体长度(VL)、眼轴长度(AL)进行测量,测量三次取平均值。(3)分组统计:分别按屈光度、眼轴分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对各组屈光成分进行统计学分析。①按屈光度分组:正常组:+0.50D~-0.50D;低度近视组:-0.75D~-3.00D;中度近视组:-3.25D~-6.00D;高度近视组:≥-6.25D。②所有近视眼中,按眼轴分组:轴性近视组(眼轴大于24mm)和屈光性近视组(眼轴小于24mm)。结果(1)屈光度组:①近视眼ACD、VL、AL与正视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低、中和高度近视组眼球之间VL、A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眼屈光度与K2、△K、VL、AL之间相关,尤其与VL(r=-0.730,p<0.001)、AL(r=-0.735,p<0.001)的相关性最为密切。②在低、中度近视组,AL与K1、K2、LT之间均存在负相关,而与ACD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在高度近视组,AL仅与VL之间存在正相关(r=0.851,p<0.001);③正常组、低中高度近视组屈光度与眼部各屈光组分之间相关系数变化趋势图中显示,K1、K2、△K、ACD、LT的变化趋于一致,而VL、AL的变化趋于一致。(2)眼轴组:轴性近视组(眼轴大于24mm)的眼球近视屈光度与△K、VL、AL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而屈光性近视组(眼轴小于24mm)的眼球近视屈光度仅与△K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且两组间的近视屈光度及各屈光组分值(△K除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眼轴增长和角膜屈光力增加是近视眼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眼轴长度对近视的影响尤为明显。(2)在低中度近视眼中,随着眼轴的延长,眼球自身会通过角膜曲率减小,晶状体厚度变薄等一系列代偿机制来延缓近视的加深;而高度近视眼则可能失去代偿作用,主要由玻璃体的延长导致眼轴不断增长。(3)随着屈光度的增加,角膜散光呈增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