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方式和文化水平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未来。爱国主义是凝聚人心,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进入2.0时代,以社交平台、微博、微信、网络电视为主要平台的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媒体所释放出的影响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新媒体的交互性、实时性、共享性、社群化等特点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的大学校园环境。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加的丰富多样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时,新媒体环境下海量的资讯和复杂的媒介产品也在日常生活中极大的消耗了大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给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制造了一定干扰。特别是新媒体环境下,多样化、多元化的资讯与思潮,冲击着大学生价值观,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带来了挑战。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来自多个方面:首先是信息的通达性和丰富性;其次,是新媒体与互联网的天然联系将开放性、共享性、去中心化、内容为王、参与性、用户创造价值等逻辑内核融入了媒介传播。互联网的逻辑内核通过新媒体多样化的传媒渠道,极大冲击了以封闭灌输为基础的传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一方面,开放透明的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可以更加自由的选择其信息渠道,信息的多样性和矛盾性,冲击了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权威性:另一方面,新媒体赋予受众的信息创作能力和传播地位,也在挤压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空间。对此,广大教育者需要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进行革新,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新媒体环境。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深入学习互联网思维,运用新媒体工具,才能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新媒体生态链,提高实效性;只有用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手段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行整合,才能探索出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情感、学习生活方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