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动力机制及有机运行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lei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总结,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实践性与开放性是她的根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始终存在一些推动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这些驱动力量的总和事实上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系统。改革开放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动力机制研究是对改革开放动力系统的深入、细化研究,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一部分。十七大报告及时总结社会发展中新的矛盾和问题,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全面建设的发展战略;那么,如何分别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顺利完成这一历史任务,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需要对已有动力因素进行梳理和归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动力产生的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动力机制形成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动力机制由内层根本动力、中层重要动力和外层间接动力三个部分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是内层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是中层重要动力,其中文化建设又可以认为是精神动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外层间接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动力机制是一个庞大的有机动力系统,各动力层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同时各个动力层本身又包含一个或两个子动力系统。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动力机制有效运行的核心和主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动力机制是开放发展的系统,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与发展。教育和科技也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它们分别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当中的子动力因素,所以教育和科技不再作为独立的动力大类列出。利益机制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动力,但利益机制已经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之中,所以,利益机制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动力类别。另外还有宪政动力论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动力论观点,事实上,这两种动力都包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这一子动力系统之中。
其他文献
中国原本是一个单法域国家,不存在区际法律冲突,自然也不存在反垄断法的区际冲突。但是,随着中国先后于1997年和1999年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中国将成为包括台湾地区在内
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是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两种刑事诉讼价值目的最容易发生冲突的阶段,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国家公权力机关的程序性违法行为大多发生在这个阶段。大量程序性问题得
当前我国并无专门的网络证据立法,关于蜜阱证据的理论著述也比较少。蜜阱证据的法律地位、收集保全等问题成为证据法学理论研究的盲区,在实践中也难以应用。因此,研究蜜阱证据的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以来,以美国充足的黄金储备作为支撑的黄金-美元本位制,在客观上起到在世界范围内扩大支付手段和增加市场购买力的作用。然而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美国
对中国“宗族乡村”及民间信仰的研究一直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福州市郊林浦村做个案研究,将田野调查和地方文献研究相结合,对“宗族乡村”中的民间信仰进行了细致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和当代中国的实际进行理论探索,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
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而中国又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问题突显,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占有全国总人口2亿多的农民工是我国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承受了我国改革发展的
在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时代背景下,团队与合作已经演变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个人如果脱离了有效的团队是难以获得成功的。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