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总结,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实践性与开放性是她的根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始终存在一些推动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这些驱动力量的总和事实上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系统。改革开放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动力机制研究是对改革开放动力系统的深入、细化研究,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一部分。十七大报告及时总结社会发展中新的矛盾和问题,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全面建设的发展战略;那么,如何分别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顺利完成这一历史任务,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需要对已有动力因素进行梳理和归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动力产生的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动力机制形成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动力机制由内层根本动力、中层重要动力和外层间接动力三个部分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是内层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是中层重要动力,其中文化建设又可以认为是精神动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外层间接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动力机制是一个庞大的有机动力系统,各动力层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同时各个动力层本身又包含一个或两个子动力系统。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动力机制有效运行的核心和主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动力机制是开放发展的系统,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与发展。教育和科技也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它们分别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当中的子动力因素,所以教育和科技不再作为独立的动力大类列出。利益机制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动力,但利益机制已经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之中,所以,利益机制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动力类别。另外还有宪政动力论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动力论观点,事实上,这两种动力都包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这一子动力系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