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叔湘(1904-1998)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多数中国名家译者是身兼译者和作家双重身份,而吕叔湘是身兼译者和语言学家双重身份。吕叔湘有关翻译的论述不少,但均散见于他的各种论著中,而当代学者对他的翻译观点和他为翻译工作做出的贡献关注太少。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译者个体研究。本研究选择吕叔湘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给读者呈现一个更全面的翻译家吕叔湘。吕叔湘的翻译活动主要分为两个时期:试译时期和成熟时期。本文通过探讨每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吕叔湘的翻译活动及其主要的翻译作品,试图揭示他的翻译活动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尽管吕叔湘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翻译理论,但他对翻译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吕叔湘成功地将他的语言观点运用在翻译中。吕叔湘从事翻译的目的或是为了开阔国民眼界,开启学生心智,或是为了比较汉语和英语的文化和语法的异同,或是为了改造语言祖国。他对译文的选择是个人意识和社会时代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吕叔湘的译文一直以通俗、流畅著称,同时他还反对简单地用“直译”或“意译”来概括自己的翻译标准。他认为一名合格的译者至少要具备四点基本素质才能进行翻译工作,一是能正确理解原文,对外语的掌握达到一定程度;二是要能熟练自如地运用译入语;三就是翻译人员应该具备综合的学科知识。吕叔湘称之为“杂学”;四是翻译工作者要懂得随机应变。他的翻译对人类学和汉语语言学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吕叔湘是一位成功的翻译家。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译作成就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吕叔湘既精通英文,又是汉语大师。不管原文有多纷繁复杂,他总能用恰当的汉语传达原文的意义。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对本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进行了描述,第二章从两个时期叙述了吕叔湘的翻译活动,第三章对吕叔湘翻译思想进行了描述性归纳。第四章是吕叔湘翻译的贡献。第五章是全文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