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复制黄褐斑小鼠实验动物模型,予以活血法(桃红四物汤)进行预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小鼠的血酪氨酸酶含量及皮肤病理形态学改变,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机制,希冀为临床进一步研究、防治黄褐斑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清洁级白色雌性小鼠60只,体重20g左右,将标准合格的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活血预防组、活血治疗组、Vc预防组、Vc治疗组。按分组编号,分笼饲养。采用中波紫外线光疗仪照射小鼠以复制黄褐斑实验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组不造模,也不做治疗;模型对照组只造模,不做治疗;各治疗组待造模28天后,进行28天的灌服药物治疗;各预防组前28天不做处理,在进行28天紫外线照射造模的同时进行药物灌服。防治结束的次日将所有实验小鼠处死,检测血中的酪氨酸酶含量,并观察皮肤病理学形态。结果:1.通过对各组小鼠血中酪氨酸酶含量进行分析,可见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小鼠血中的酪氨酸酶含量和皮肤病理学形态均存在较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作为防治的其余4组(活血预防组、活血治疗组、Vc预防组、Vc治疗组)酪氨酸酶含量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这说明此四组防治对色素沉着型小鼠均具有良性调整作用。2.根据小鼠皮肤病理切片分析,空白对照组上皮浅薄,无增生,棘细胞和基底细胞排列整齐有序。模型对照组小鼠表皮的上皮细胞疣状、乳头瘤状增生明显,显示出较多的炎症细胞,毛囊、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也出现明显增生。活血预防组小鼠皮肤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表皮略有增厚,皮肤附属器几乎无增生,几乎无炎症细胞,局部上皮略微增生,疗效最明显。活血治疗组、Vc治疗组、Vc预防组次之,但较模型对照组情况相比也已取得明显的改善。结论:1.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2.桃红四物汤对黄褐斑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3.桃红四物汤防治黄褐斑的机制可能与减少酪氨酸酶的含量,抑制皮肤黑素细胞增殖,从而减少黑素的合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