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字本位理论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学理论,它在“词本位”已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形势下提出,一直备受争议:一方面因其立足于汉语特点的研究而得到赞扬,并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得到了推崇;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存在诸多不足而受到许多质疑和抨击。长期以来,学界对“字本位”理论较为客观的评价为数不多,即使有也只是单纯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致使对如何看待字本位理论的问题长期处于无休止的争论之中。对于一种新兴的语言学理论来说,只有将其放入实践之中才能检验出它是否合理,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幼儿识字是幼儿所进行的一种语言实践活动,以幼儿识字作为检验字本位理论的一个切入点,不仅能够检验出“字本位”理论是否合理,而且能够为其找到原因,这种方法比单纯从理论角度进行探讨更能反映字本位理论较为本质的东西。从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已经具备认识汉字的能力,这是对幼儿识字展开调查研究的可行性前提;而记录的大量的有关幼儿识字情况的材料则是进行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幼儿识字的研究采用的是个案观察法和访谈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对一名幼儿进行深入、全面而持续的追踪研究为主,同时兼顾不同教学法下的众多同龄幼儿的识字情况,分析总结出幼儿识字的特点及由此所反映出来的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这是本研究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对幼儿识字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之后,分“幼儿识字与字本位理论初探”和“幼儿识字与字本位理论再探”两个步骤,对字本位理论展开由浅入深的研究。在“幼儿识字与字本位理论初探”这一章,又分“学界对字本位理论的认识”、“徐通锵字本位关于‘字’的观点”和“‘结论’与‘观点’对比分析”三节内容进行论述,从而得出结论:徐通锵字本位理论有关“字”的观点能够在幼儿识字的实践中找到一定的现实依据,表明该理论是立足于汉语实际的语言学理论,这也是它的优势所在;而徐通锵字本位理论中的“字”具有多义性,造成“观点”与“结论”不能完全吻合,关于“词”的观点又与“结论”完全相悖,这些都显示了徐通锵字本位理论的不足。接着在“幼儿识字与字本位理论再探”这一章,以“初探”中得出的“优势”和“不足”为基础,分“字本位理论的优势”、“从幼儿识字看质疑中的字本位”和“字本位理论不足之处探析”三节内容就“优势”和“不足”两个方面分别展开深入探讨,进一步证实了字本位理论既有优势又存在不足,同时得出“‘行文不够严谨’是造成徐通锵字本位理论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的结论。然而“行文不够严谨”只是造成徐通锵字本位理论诸多问题的症结,并不代表所有字本位理论都是如此,而这个症结所引起的问题已经在其他字本位学者们的努力下得到了完善,这表明,造成字本位理论存在不足的原因,是在徐通锵字本位中存在同时在字本位内部又没有统一观点的“字”与“词”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字本位理论的完善”这一部分,针对“字”与“词”的问题提出了观点并进行了论证:一是“字”是“汉字”,二是“词”是汉语语言(口语)的基本结构单位。对幼儿识字的研究表明:字本位理论中的“字”实际上是“汉字”,字本位理论的实质是通过字形进行汉语语言研究。“字”在汉语社团中具有心理现实性,口说的“字”和书写的“字”都可以用“字”来指称,是现成的、分散的,还是音义的关联点,核心字生成字组是语汇生成的基本途径:这些字本位理论的基本观点都能在幼儿识字方面找到现实依据,这也是字本位理论立足于汉语特点研究的重要体现。将字本位理论中的“字”明确为“汉字”,并肯定“词”在汉语中的重要作用,不仅能够解决徐通锵字本位理论与幼儿识字有关方面的矛盾,而且能够为“字本位”理论中存在争议的“字”和“词”做好定位,从而更好地为汉语研究和实践发挥理论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