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推动,各国跨文化传播活动日益频繁与密切,影像传播以其游刃有余于大众文化和高雅艺术的独特魅力,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电视剧作为影像传播的一种有效手段,以通俗易懂的接受风格、强烈震撼的视听感受吸引了庞大的受众群,成为当前最受追捧的大众文化娱乐方式。作为一种国际性艺术语言的电视剧,逐渐成为传递信息、表露情感、传承文化、交流沟通的重要载体,并且对社会群体和国家的形象建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上世纪80年代第一部美国电视剧(以下简称美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在国内电视台播出以来,美剧在我国的传播已有三十几年的历程。美剧在刻画美国公民日常生活的同时,吸收了包括中国元素在内的大量异域元素,华人也逐渐出现在美剧的画面中。然而出于传播其主导的美式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的目的,美剧中华人形象的设定呈现定型化的特点:卑贱、邪恶、死板、受迫害、廉价劳动力......华人成为虚设的文化符号,而非真实的文化自我。进入新世纪以来,借助于全球化跨文化传播活动和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美剧迅速“抢滩”中国。在美剧成功“抢滩”的背后,华人的形象相应呈现新的特点:角色多元、形象正面、主角身份.....但这并不代表华人形象已经从根本上得到了修正,而是美国在衡量国际关系、中国综合实力等因素的基础上某种程度的妥协退让,实际上仍是美国“东方主义”视角下争夺国际话语权、推行美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产物。本文主要借助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和文化与帝国主义理论、罗兰的符号学原理、比较形象学等理论,以文本分析法、个案研究和文献调查为主,以华人早期形象、新世纪形象、跨文化解读、重塑华人形象作为观察视角和思考出发点,通过对美剧中华人形象进行解读分析,剖析早期在西方语境下美剧中华人形象的特点,描述在全球化进程下华人的新形象,深入挖掘华人形象由相对负面到相对正面嬗变的原因,并就如何改善华人欠真实、不合情的形象,重构华人积极进取、拼搏勇敢的形象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