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钽氧酸盐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t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在光催化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多钽氧酸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合成多钽氧酸盐的前驱体单一,且只能稳定存在于强碱条件下,因此多钽氧簇的发展比较缓慢,尤其是对于杂多钽酸盐的合成。本文以在碱性和酸性条件下合成结构新颖的杂多钽酸盐为研究目标,以K8Ta6O19.17H20、过渡金属盐、稀土盐等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设计合成了 2例结构新颖的过渡金属参与构筑的多钽氧酸盐,在酸性条件下设计合成了 10例杂多硒/钽酸盐及其稀土衍生物,并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系统表征,对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荧光等性质进行了探索研究。Ⅰ.利用常规水溶液法,在碱性条件下,以K8Ta6O19·17H20、过渡金属盐等为原料,通过对反应物浓度,溶液的pH以及温度等条件的调控,成功合成了两例基于[Ta6O19]8-的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Cu(phen)]2[Cu(phen)2]2[Ta6O19].21H2O(1)[Cu(2,2’-bpy)]2[Cu(2,2’-bpy)2]2[Ta6O19]·20H2O(2)此两例化合物是同构的,其阴离子是由2个[Cu(L)]基团和2个[Cu(L)2]基团(L=phen,2,2’-bpy)分别连接{Ta6O19}构筑单元上的二重桥氧和端氧形成的。Ⅱ.在酸性条件下,利用双氧水对[Ta6O19]8-的保护作用,通过K8Ta6019.17H20与亚硒酸钠反应,成功合成出首例含硒的杂多钽酸盐:Cs2KH[H4(TaO2)6Se4O21]·6H2O(3)该化合物是首例硒参与构筑的杂多钽酸盐,其阴离子是由2个{Ta3Se2}单元通过中间的3个μ2-0连接而成,{Ta3Se2}是由3个Ta07亚单元共边相连,再通过桥氧与2个Se原子相连形成的。光催化实验证明,化合物3对罗丹明B有很好的催化降解效果。Ⅲ.考虑到稀土离子较好的荧光性质,将其引入到3的反应体系中,通过常规水溶液法,以K8Ta6019.17H20、亚硒酸钠,稀土盐等为原料,成功合成出九例含硒杂多钽酸盐的稀土衍生物:CsKH3[Ln(H20)6(Ta02)6Se4021].11H20(4-12)(Ln= Eu,Gd,Tb,Dy,Ho,Er,Tm,Yb,Lu)此九例化合物都是同构的,其阴离子都是通过{Ta6Se4}的构筑块上的两个μ2-O(Se)连接一个[Ln(H2O)6]基团形成的。我们对4和8研究了光催化性质,发现它们对罗丹明B的降解有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囊泡凝胶是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的具有极大应用前景的超分子结构。寻找简单结构凝胶因子,实现可控构筑不同囊泡结构凝胶,并探究其形成机理,对于扩展该类凝胶在
本文在传统化学还原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Ni纳米线可调控制备的方法-滴加法。研究了滴加法的调控机理、Ni纳米线的可控制备规律以及纳米线的磁学特性,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
近年来,异质结构纳米纤维因其结构和性能优势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其独特的结构使得材料两相甚至多相组分之间能够保持清晰的界面,充分发挥多组分、多层次的耦合和协同效应,从而
离子型稀土矿的开采造成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土壤损毁严重,如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养分缺乏、土壤酸化和土壤污染严重等。本文选取信丰县稀土矿损毁土壤,以盆栽试验来探讨不同改
废金属破碎回收是金属资源回收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提高废金属破碎设备的可靠性,实现破碎过程的安全生产,已成为废金属回收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针对破碎易燃易爆危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水平的加深,地质条件愈来愈复杂,井下生产状况愈来愈严峻,需对机械化开采及工作面稳定性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首先,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方
低碳烯烃(丁烯、己烯和辛烯等)作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共聚单体需求量越来越大。乙烯齐聚产物具有偶数个碳原子,反应具有较高的原子经济性,成为低碳烯烃合成的主导工艺。
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缩写:POMs,简称多酸)是由前过渡金属离子经过与氧结合而构成的一类多金属氧簇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成分的多样性以及在磁学、催化、电化学
煤岩储层与常规储层相比,煤岩弹性模量较低,泊松比较高,抗压及抗拉强度均较低,脆性大,加之煤岩结构的不均质性,原生和次生裂隙系统发育,煤岩比常规岩石更易被压缩、破碎,在煤
随机网络理论最初由Erdos和Ranyi提出.随机网络可以描述生活中的许多复杂系统,并对其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在近几年人们对随机网络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许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