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苷对巨噬细胞RAW264.7内吞功能及细胞极化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tv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栀子苷对巨噬细胞RAW264.7内吞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观察栀子苷对RAW264.7细胞表型极化的影响作用。方法:1.巨噬细胞内吞功能实验:运用CCK-8法观察不同浓度、时间点栀子苷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根据CCK-8法的测定结果,确定栀子苷试验浓度及共培养时间(设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栀子苷实验组),用中性红染料法检测细胞胞饮活性;根据胞饮试验结果确定噬菌试验的栀子苷浓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AW264.7细胞吞噬染色的铜绿假单胞菌,并进行细菌胞内存活试验,对不同时间点RAW264.7细胞释放的胞内细菌进行计数比较。2.影响巨噬细胞内吞功能的信号机制实验:分别设空白对照组、栀子苷实验组(RAW264.7巨噬细胞与2.0mg/m L栀子苷共培养24 h)、LPS炎症模型组(RAW264.7巨噬细胞与100ng/m LLPS共培养4 h)、栀子苷治疗组(在LPS炎症模型组上加入2.0mg/m L栀子苷共培24 h)和栀子苷预防组(在栀子苷实验组基础上加入100ng/m L LPS共培4 h),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 Tor-Rho GTPases信号通路相关基因(Cdc42、Rho A、Rac1)m 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m Tor、Rho A、Rac1、Cdc42)及其磷酸化的表达水平。3.RAW264.7细胞表型极化观察实验:分别设空白对照组、栀子苷实验组、LPS炎症模型组、栀子苷治疗组和栀子苷预防组,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极化标志物i NOS~+和CD206~+的表达,根据这两种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来判定RAW264.7细胞表型的变化;运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的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和抗炎症细胞因子IL-10水平,进一步验证RAW264.7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1.CCK-8实验结果显示,栀子苷在2.0~8.0 mg/m L浓度范围内,各剂量组栀子苷作用48 h后均对RAW264.7细胞体外生长没有明显抑制作用。RAW264.7细胞与2.0 mg/m L栀子苷共孵育24 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了RAW264.7细胞对中性红的吞饮效能(P<0.01)。2.荧光显微镜观察RAW264.7细胞吞噬染色的铜绿假单胞菌,空白对照组可见RAW264.7细胞吞噬了大量铜绿假单胞菌,胞内铜绿假单胞菌基本无法分清;而栀子苷组RAW264.7细胞胞内可见少量被吞噬的铜绿假单胞菌。细菌胞内存活实验结果显示,栀子苷组仅在0 h与2 h存在差异性变化(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栀子苷组RAW264.7细胞0 h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吞噬数量少(P<0.05),2 h胞内存活细菌明显增多(P<0.01)。3.RT-PCR检测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和栀子苷实验组之间m TOR、Cdc42、Rac1、Rho A m RNA的表达均无差异(P>0.05);LPS作用后,RAW264.7细胞内四组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栀子苷治疗给药和预防给药后,上述四基因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其中预防给药组下降得更明显(P<0.01)。Western Blot法结果分析显示,m Tor、Cdc42、Rac1、Rho A蛋白表达分别在五组细胞中均无明显变化(P>0.05);其磷酸化水平p-m Tor、p-Cdc42/Rac1、p-Rho A在空白对照组和栀子苷实验组中表达也无显著差异(P>0.05);LPS炎症模型组中,磷酸化的各种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1);栀子苷治疗给药组和预防给药组均能抑制LPS引起的上述磷酸化蛋白的升高(P<0.01),其中预防组比治疗组抑制得更明显(P<0.01)。4.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LPS炎症模型组中的M1细胞比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栀子苷治疗组和预防组相比LPS炎症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P<0.01);LPS炎症模型组的M2比率较空白对照组和栀子苷明显减低(P<0.01),栀子苷治疗给药组和预防给药组的M2比率较空白对照组和栀子苷实验组显著升高(P<0.01),且栀子苷治疗组较预防组升高更明显(P<0.01)。ELISA法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与栀子苷实验组之间TNF-α、IL-1、IL-10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PS炎症模型组中上述三种细胞因子均升高(P<0.01);与LPS炎症模型组相比,栀子苷治疗组TNF-α、IL-1明显下降(P值分别为<0.01,<0.05),栀子苷预防组TNF-α、IL-1较栀子苷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栀子苷治疗组和预防组的IL-10均增加(P<0.01),且药物预防组增加更明显(P<0.01)。结论:1.栀子苷能够促进巨噬细胞RAW264.7对中性红的胞饮活性,能抑制对胞外铜绿假单胞菌的吞噬和胞内消化杀菌能力,其抑制巨噬细胞噬菌能力的机制可能与m Tor-Rho GTPase通路相关基因、蛋白表达下降有关;2.栀子苷能使LPS诱导的M1型RAW264.7巨噬细胞向M2表型偏移。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奥普力农(olprinone)后处理对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分钟,再灌注24小时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存活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n=6)、缺血再灌注组(I/R组,n=9)、奥普力农低剂量组(I/R+Olprinone
潜油电泵采油设备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高效的机械采油设备,其具有排量范围大、效率高、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能够较好地运用于斜井、水平井以及海上采油平台且容易处理腐蚀和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对于清洁、可持续能源的需求越来越急切。其中,太阳能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时效性,而氢气具有无污染、可再生、低成本等
甾体类(Steroids)化合物是一类以环戊烷多氢菲结构为母核的化合物,随着分子水平等先进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甾体类化合物人工合成的报道不断涌现,以甾体结构为母核,在甾体环上引
生物小分子在体内的浓度一旦失常,便会导致一些疾病。所以针对生物小分子的检测对于人类的健康是很有意义的。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电化学方法具有响应快速、低消耗、操作步骤
聚合物制品的结构和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加工过程。传统注塑成型以稳态剪切场为主导,而体积脉动注塑以振动剪切场为主导,即在注塑的全过程引入振动力场,通过振动力场影响
采用电泳沉积法,将石墨烯、纳米碳管交替沉积在碳纤维表面,制备了异质碳载体材料(NCFt),碳纤维的导电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通过常规伏安脉冲法(NPV)在NCFt表面沉积亚铁氰化
6月16日,中共湖南省委在长沙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委新闻发言人、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宏森发布了湖南省庆祝建党100周年有关安排。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三湘大地形成学党
铁元素在地壳中丰度排名第四,主要以Fe(Ⅲ)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环境中。Fe(Ⅲ)氧化物生物还原可降解地下水、垃圾渗滤液中大分子有机物,对环境中水体的治理与修复意义重大。Fe(Ⅲ)氧化物多以赤铁矿的形态存在,相较于弱晶型、无定型结构的Fe(Ⅲ)氧化物,赤铁矿晶型结构强,生物可利用性低。近年来,研究得出HNO_3改性活性炭可促进弱晶型结构Fe(Ⅲ)氧化物(水铁矿)的生物可利用性,但对强晶型结构Fe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是一种能显著增强吸附在金属纳米粒子上的分析物拉曼信号的技术,它通过给出被分析物的振动光谱,从而提供其物质结构信息。特别是金属纳米粒子之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