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50多年里,在国际贸易总额占GDP比重前所未有激增的同时,与传统贸易理论相悖的新国际贸易现象日趋显现:国际贸易对关税下调的弹性明显弱化;我国的优势产业发生逆转;数据显示,我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已呈现出相当的比较优势。产品内分工理论在此背景下产生,揭示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已经形成。
鉴于产品内分工理论发展时间较短,各派学者的观点还没有得到统一,本文首先对该理论进行较系统、全面的梳理。进而,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垂直专业化比重的测算,跨国公司业务价值链环节在我国的分布情况的分析,试从更全面、客观的视角,探讨我国在新国际分工体系下的分工模式和分工地位。
在对产品内分工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本文通过建立和修正模型,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如面板数据分析,混合估计分析),侧重深入研究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大小。试为改善我国的分工模式和分工地位的战略决策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本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对已有的研究方法进行改进,利用大量资料和数据,对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情况做了更为深入和细致的测度。
纵向创新:在数据的更新程度上和数据的年度连续性上都做了更为细致深入的工作,这不仅有利于反映我国最新的分工模式和分工地位,也从一个更为完整的时间跨度上反映了我国的分工模式和分工地位的变化趋势。
横向创新:前人只测算了我国对世界出口,和对美出口中我国各部门的垂直专业化比重,和各进口来源国的“贡献”。本文则立足于要全面揭示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上下游关系,所以考虑了包括美国在内的9大主要出口市场。
在测度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主要参与以日本为核心的亚洲区域经济的产品内分工,而美国,欧盟则是我国的另两大分工伙伴;同时,各国在与我国的产品内分工上具有不同的行业侧重倾向。
2.尝试在不同条件下,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分析各种影响零部件贸易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虽然是产品内分工开始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在我国现阶段下,该因素的作用力已被弱化,以人力资本为代表的技术因素,市场规模,和分工路径依赖成为产品内分工的主要作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