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铺地竹(Arundinaria argenteostriata)为材料,设置了9种不同施肥处理,进行氮磷钾配方施肥研究,探讨了配方施肥对其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光合特性及耐阴性。主要结论如下:1. 2月份第一次施肥对当年的出笋数量和地径影响不显著,但对成竹数量和成竹率影响较大,施肥处理的平均成竹率是对照的1.12倍,最高的处理9是对照的1.22倍。两次施肥后株高和叶面积明显增加,株高比对照平均增长了20.19%,最高的处理9增长了30.31%;叶面积平均增加了14.19%,最大的处理7增加了21.35%。生物量平均增加了26.21%,最大的处理9增长了43.69%。对铺地竹的生长效应为氮>磷>钾,综合施肥对各指标的影响,本次施肥的合理配比为N3P2K2,即尿素391.30 kg/hm2,过磷酸钙500kg/hm2,氯化钾75kg/hm2。2.除处理2以外,施肥后叶绿素含量都有所增加,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也都有增加,对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效应为氮>磷>钾。施肥后的粗蛋白、粗脂肪和可利用糖含量都有增加,对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效应为氮>磷>钾,对可利用糖的效应为钾>氮>磷,说明配方施肥能增强铺地竹的生理活性和改善营养品质。3.铺地竹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气孔导度与铺地竹的净光合速率显著相关。铺地竹的光补偿点和叶绿素a/b值较低,具有较强的耐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