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0年敦煌遗书的发现震惊了海内外,并由此产生了一门国际性的综合学术——“敦煌学”,作为敦煌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变文的文学价值也得到日益重视。敦煌变文与佛教文化的传播关系密切,佛教思想中的果报观念则更是变文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个主题,涉及到果报观念的写本几乎占到整个敦煌变文总数的一半以上。本论文拟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以敦煌变文中的佛教果报观念为研究主题,从敦煌变文中具体体现了佛教果报观念的篇目内容入手,对佛教果报观念在变文中的不同表现、对变文内容和形式的影响及这种特点对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变文的理解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因此本文在具体研究之前,对变文涵义的界定以及对佛教果报观念作一番简单的介绍和梳理是必不可少的。佛教果报观念在敦煌变文中呈现出一种继承和演变的趋势,根据这种趋势,将变文中的果报观念大致分为三种模式:业报轮回——示现众生、善恶因果——孝亲为重、惩恶扬善——快意恩仇,并且从三个方面分析出现这种传承和变化的原因,即地域背景、时代背景和三教融和的文化背景。佛教果报观念对敦煌变文这种特殊文体影响较深,因此探讨佛教果报观念在敦煌变文中叙事方式和艺术上的体现也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变文情节的影响:佛教果报观念一方面丰富了变文的情节,而变文在创作时为了突出这种果报观念,又会对原有的情节进行删节和改编,而同时这种变化却又在某些篇目中妨碍了变文情节的发展;二是对变文这种特殊的文体形式的影响:变文中散文和韵文在体现佛教果报观念时,表现出变文体裁独有的特点,其讲唱文学的性质使得佛教果报观念被渲染得更具有真实感和艺术震撼力。变文中这种佛教果报观念有其特殊的文学史意义和影响,首先是对后世通俗小说创作在创作观念上的影响,其次是这种模式对小说创作结构的影响。无论是佛教题材还是世俗题材的小说中,果报观念的情节结构在后世通俗小说的创作中逐渐趋于程式化,成为一种重要的情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