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产业园)区利益相关方研究——以斯特拉特福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文化(产业园)区是近50年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重要特色,是西方现代社会文化经济的典型表现形式,也是西方城市经济复苏的重要措施之一。围绕文化(产业园)区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引起西方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西方文化(产业园)区的表现形式纷繁多样,从没有合作形式的单一聚合模式,到高度系统的集群活动模式;从自发形成规模的模式,到精心规划形成的项目模式;从不同因素的地理组合,到基础的多功能建筑物(比如艺术中心);从城市中明确指定范围的街区,到一片广大的甚至超出省的界限的区域;它们的目的和用途也很广,从保护丰富文化遗产的角度一直到都市经济再生;这些文化(产业园)区虽然存在概念上的差距,可能会解释完全不同的情况和范围,但它们都具有相同的本质和特征。   文化(产业园)区在西方社会和经济中飞速发展,已经使其成为都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与单纯的地理景区对比,文化(产业园)区对各利益相关方有更强烈的吸引力。它们使废弃或未充分利用的城市地区空间(以及越来越多的郊区)焕然一新,通过观光,艺术品生产和销售,艺术活动参与,盈利和非盈利机构的运作(如剧院、画廊、会议中心、宾馆、餐厅、零售商店等)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这些区域不仅对当地劳动力市场有巨大需求(需要各种不同技能的人提供文化产品或服务),而且它们还吸引外地金融投资,改善地方经济。文化(产业园)区除了在经济方面的积极影响,它们对西方社会整体环境、文化艺术和社会结构等也有积极的外部效应与影响。   本文以利益相关方为视角的对西方文化(产业园)区全面系统的考察和本质规律的挖掘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利益相关方(Stakeholder)是指参与或创造同一事件的不同相关利益群体,对他们的研究包括他们之间的构成、结构、发展以及这些群体对所参与或创造的事件的不同影响。这一理论最先运用于管理学领域的企业管理中,在旅游开发或景点管理中也曾有研究。本研究创造性的将这一理论引人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研究中,在广泛查考大量第一手文献(涉及各外文类文献达842篇章之多)基础上,首次对西方文化(产业园)区的各利益相关方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考察与论证,主要内容涉及到各相关利益方的界定,历史渊源,西方学者对他们的研究,他们分别在文化(产业园)区中的地位、作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西方学者对文化(产业园)区的认识和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来自于不同学科,这些学科包括经济学,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旅游学、历史学,艺术学,哲学,社会学等。西方学界对这一热点问题的关注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有关文化(产业园)区界定问题的讨论;文化(产业园)区内生产与消费组织形式的问题;文化(产业园)区的工作机理;文化(产业园)区的经济效益的衡量方法;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败经验总结等。其中对文化(产业园)区综合经济效益的关注,在西方国家和社会中表现最多。人们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对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衡量。国内对这一概念的关注始自20世界90年代末期,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集中在概念的引进;从传统经济学集群理论出发的对文化(产业园)区现象的生硬解释;文化(产业园)区与地产现象的评论;对文化(产业园)区巨大经济效益的鼓吹;文化(产业园)区内产业链及成败经验总结等等。但由于在中国这一概念相对还是刚刚出现,所以国内大部分研究没有依据很好的相关理论依据,也没有充分深入地参阅到相关西方文献,更没有深入国外实地进行深度案例调查的研究,所以这些研究大都停留在就现象评现象的层面。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从大的方面来说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地理学、数学、旅游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研究视角和知识;具体来说除了创造性地引入和采用利益相关方(Stakeholder)理论,还包括文献查考,实地观察,现场采访以及对重要人物的深度访谈和调查;在论证中综合采用推理演绎,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等多种方法;在案例中研究中,结合对加拿大斯特拉特福地区莎士比亚戏剧节的深度挖掘,全面展示西方文化(产业园)区“自发”模式中各利益相关方角色、功能及其定位情况。其中有关外文原版文献的查考达到850篇(册)之多,对案例的实地深度调研多达8次,访问相关人员有效人数达到42人(次);对所获调查资料依据创意产业相关理论的科学衡量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研究的具体过程包含对西方文化(产业园)区各利益相关方的确立。首次尝试地将利益相关方理论引入西方文化(产业园)区不同参与主体的研究,系统确定区分出其中利益相关方的6类构成成份,并依据相关理论和实践对利益相关方进行了核心层与外围层的划分。除了采用相关文献对利益相关方的论述作为依据,还经过向中西方相关领域内的资深学者反复咨询和请教,对本文所研究的西方的文化(产业园)区的利益相关方的范围进行界定,提出有关利益相关方的构成情况及其基础层与外围层的区分,即与文化生产消费活动直接相关的群体(利益相关方基础群体),他们分别是文化消费者群体,文化艺术人才群体以及专业非盈利组织群体;与文化生产消费政策、场所,设施及资金相关联的群体(利益相关方外围群体),他们分别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群体,盈利的商业组织群体以及社区民众与志愿者群体。通过全面系统的利益相关方的论述和分析,西方文化(产业园)区伴随西方城市发展的过程,以及各利益相关方作为不同社会力量和阶层所承担的角色及所起到的作用清晰全面呈现出来,实现了文化(产业园)区作为西方社会普遍“现象”到“本质”的客观阐释。这一研究本身在文化产业领域中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加拿大斯特拉斯福特是世界最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表演“舞台”,它迄今已有60年辉煌的戏剧表演艺术演艺发展历史(1952-2012)。本研究结合对加拿大以莎士比亚戏剧节为核心产业的斯特拉斯福德地区深度调查的案例实证研究,采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全面阐释了自发形成的相对“成功”的西方文化(产业园)区的各利益相关方鲜为人知的内在运作机理,各利益关系方在文化(产业园)区内的发展过程、作用及合作形式等,特别是各利益相关方对园区从经济支持、政策管理、创新性方面的作用。其中对非盈利组织的运营情况,采用了最新的第一手的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得出非盈利文化艺术组织对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和影响的深刻剖析。对艺术园区中的各项其他经济指标,例如戏剧节效益在当地经济产值中的比例,对当地就业人数的影响,对当地房地产行业的作用等都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对各项创新活动的实际运作,例如资金的融合渠道,各部分社会群体对园区的捐助和支持金额与模式,也进行了系统调查和论述。这些无疑对我国当前相关领域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本研究的发现与结论部分,通过全文大量数据和事实材料揭示出西方文化(产业园)区运作的实际情况和内在规律,发现很多有价值的现象与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参考意义,例如文化区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共生关系(图解)及可持续发展;非盈利组织的商业性运作实质;有关园区的策略分期与效率问题;经济效益问题;成功与否的评价;政府政策;艺术氛围的重要性;商业与艺术博弈等都揭示出价值较高的发现和结论。这些当前对我们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首先,西方国家以美国、加拿大、英国为首的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路径,与欧洲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的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路径略有不同。前者的园区发展完全结合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与进程,大多迎合了他们普遍面临的经济转型的需要,直到近10年才开始意识到园区对文化艺术及社区本身的重要作用与影响;而后者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最初首先从人们的艺术需求出发,后来才渐渐受到影响转而注意到文化艺术的经济价值。其次,至于文化(产业园)区在城市经济中的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像传说中的有效和神奇,越来越多的地方意识到文化(产业园)区在社会环境及社区生活中的综合效应。再次,有关大城市地标性的建筑对城市文化艺术的推进和加强,乃至当地文化艺术氛围的形成,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的。再次,从西方文化(产业园)区的活跃程度来看,越来越多的社区民众自发参与或组织的文化艺术活动在各个层面,例如所获得的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及繁荣程度等都渐渐成为主流倾向,为此西方国家许多城市及乡镇已经将文化(产业园)区从以艺术组织为基础的模式扩展到艺术家和小型艺术经济体的生活和工作范围,把他们也纳入了城市复苏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在西方文化(产业园)区中主要的捐款来源,与文化艺术没有密切相关的企业与私人都占了很大比例。而非盈利组织在其中的作用是自始至终贯穿的,他们对直接活跃文化艺术,资金筹备,艺术家信息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意想不到的作用。再次,有关文化(产业园)区中的志愿者,作为西方国家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阶层,对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贡献了极大的热情、劳动或者才能,没有他们的热情投入,西方文化(产业园)区将黯然失色。再次,文化氛围对文化(产业园)区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研究发现,常年定期开办盛大文化艺术活动,让艺术“活在”社区中,使艺术演出与艺术形式不断翻新,加上适当的扶持与引导,才是文化氛围形成至关重要的因素。最后,科技的进步,必将使文化(产业园)区突破传统地理观念的限制,成为“虚拟的园区”。这种虚拟园区将与现在所发展的文化(产业园)区有很大不同,其组织形式,演艺人员构成及管理和地域等问题都将受到极大的挑战。本文研究结论中类似的、富有借鉴意义的观点还有很多。   总之,不管一系列的利益相关方是否真正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也许正是这些原因),人们所期许的发展模式并不会总能在实践领域中效果非凡。因为文化(产业园)区中具有其他多重因素的合并与叠加效应,例如每个地方都有特别不同的地域特点,地理范围和各自包含的因素,不同的融资方式,不同的规划模式,管理和政府机构等等,从而导致了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成功模式与经验不可能是一成不变。但至少12年以来,中国正在沿着西方城市发展的历程与轨迹,大力构建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园)区。在城市社区规划和再发展方面,文化艺术(产业园)区现阶段已经获得我国各大城市的广泛认同(与世界上其他城市相似),成为当地市政府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人们相信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恢复市容,搞活当代经济的一项重要策略,在增强区域活力方面会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相信本研究的一些重要事实列举与研究观点,将对我们现实中面临的难题给予诸多良好的启示。   有关本文具体的章节安排,第一、第二、第三章分别为导论、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四章为西方文化(产业园)区利益相关方基础群体的研究,分别论述了观众及游客群体(从消费者对艺术内在需求的涵义;园区以艺术发展为内驱和源流及园区内的开展的各种活动几个方面展开);艺术人才团体/艺术公司群体(从以艺术家为主的艺术人才;艺术家职业及其团体和创意阶层的兴起以及艺术人才与文化(产业园)区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专业非盈利组织群体(则回顾了西方学界对非盈利组织研究的状况,非盈利组织群体运营等方面陈述)。第五章为西方文化(产业园)区相关利益方外围群体的研究,分别对政府及各专业部门群体作论述研究(从西方文化政策研究回顾;西方文化(产业园)区中的经济重心的理论支撑;政府及相关部门群体的文化政策;以及政府及相关部门群体的资金支持作论述);有关社区民众与志愿者群体(从社区民众群体和其资金支持与其他贡献,以及志愿者群体分别进行阐述);盈利的商业组织群体(则包括文化娱乐相关的商业公司组织;其他领域的商业财团;以及当地服务性商业公司或组织)。第六章为以斯特拉斯福德地区为主的案例研究,通过大量数据展示了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下,该地区所取得的文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创新合作的内部运作机理。第七章为发现和结论部分,通过全文的研究得出大量具有较高价值的研究成果,对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实践及理论研究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并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第八章指出研究存在的某些不足和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如今的北槽碾村,山清水秀,物阜民丰,百姓安康。可是,如果我们掀起眼前这幅美丽的画面,后退到15年前,这里却是沟壑纵横,沙石裸露;贫瘠的黄土,写满了荒凉、寂寞与贫穷。是谁带
期刊
设计了适用于BQ2 0 10轻型龙门刨床工作台的交流变频拖动及其PLC控制系统 .用交流变频电机实现工作台往复运动的换向和软启动 ,利用能量回馈装置克服工作台换向制动时的大惯
绵竹年画有悠久的历史。当今绵竹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年画,剑南春,松花皮蛋,乡村沿线旅游已成为发展重点,绵竹年画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多次举办海内外各种展览,吸引了大批外国朋友来绵
期刊
结合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压试验、ANSYS有限元计算以及已有的规范理论对钢管混凝土构件在轴压状态下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规范理论值吻合较好.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