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预见性干预方案探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37889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置引流管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一种治疗措施,但拔管后伤口愈合不良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其经济负担,同时也让患者痛苦笃重,明显降低了生活质量。目前对于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尚未明确,如何制定适用于该类人群的针对性预见性干预策略尚未见报道,因此,亟待进行相关研究与探索。本研究旨在探索相关因素及预见性干预策略,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1.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分析;2.腹腔引流管拔除后预见性干预方案的制定与效果检验。研究目的1、探讨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2、针对其高危因素建立“腹腔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不良预见性干预方案”。3、检验该方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1、通过理论研究、文献回顾、专家咨询等方法拟定影响因素。2、采用方便取样法调查苏州市某三甲医院300例胸腹腔手术后置引流管患者拔管后伤口愈合情况,采用提问、体检并结合查阅病例的方式完成影响因素的收集。结合SPSS18.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拔管后伤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3、根据调查结果中分析的高危因素初步拟定“预见性干预方案”,经过专家小组讨论确定干预方案。4、采用方便取样选取2013年6月到2013年9月100例腹腔手术后置引流管患者,按照研究对象参与本研究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程序为;①常规健康教育,置引流管术后常规向患者口头介绍相关注意事项。②使用纱布作为换药敷料。③符合拔管指征患者,嘱患者放松后予以拔除。④出院时进行常规出院健康教育,嘱患者定期复查,随诊。6、干预组护理措施:实施预见性干预方案,具体措施如下;①根据第一部分调查结果拟定“胸腹腔引流管护理健康教育手册”并经过专家小组讨论,两轮修改后制定。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并进行一对一讲解和个体化指导。②使用吸收性好的自粘性敷料换药、③拔拔除引流管前用注射器抽取引流液后拔除。④出院患者除常规出院健康教育外,还进行跟踪随访至伤口愈合。7、评价指标;患者拔管后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愈合级别及愈合时间研究结果1、300例胸腹腔手术后置引流管病例中有56例(19%)发生拔管后伤口愈合不良。单因素分析中15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中有5个因素进入多因素回归模型,分别为置管时渗液持续时间(OR=61.900)、血清白蛋白(OR=46.074)、有无非计划拔管(OR=42.446)、出院是否带管(OR=20.073)、置管时渗液量(OR=2.694)2、两组患者在拔管后伤口愈合不良率、程度无显著差异,但愈合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结论1、提示外科护士应高度关注置管期间渗液量多、持续时间长、非计划拔管、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值、带管出院的患者,其发生拔管后伤口愈合不良的风险较高。2、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案可缩短腹腔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的效果。方法:通过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临床表现、血糖、肝功能和电解质变化。结果:肠内营养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13例均获痊愈。治疗期间,患
本文以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为研究对象,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启示的角度,对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资产证券参与者博弈中的信用风险评估作用,以及商业银行住
目的:研究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泵改善疼痛不良反应及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08年12月来我院行剖宫产的8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术后应用自控泵40例(A组);对照组
投资审计是政府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政府投资减少损失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过去的一年,福建省投资审计工作取得较大成效,有效地维护了’政府投资资金的安全,为服务海西建设作出了贡献。审计揭示了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福建资源短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任重道远(一)福建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福建省资源基本上可以分为土地、矿产、水、海洋、旅游和野生动植物等资源。本文着重对矿产、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