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生产力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依托自身丰富的资源水平,东北三省作为全国工业建设标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伴随着新中国工业化逐步发展与完善,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水平也在稳步提升。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受困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东北三省不能更好地适应国家供给侧改革和经济新常态发展的脚步,经济发展逐步呈落后趋势。2014年起,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呈现“断崖式下跌”。2017年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GDP增速分别位列全国倒数第一、第二、第四,辽宁更是在2016年成为全国唯一经济增速负增长省份。在严峻的经济下滑现状下,东北三省实行经济振兴迫在眉睫。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一国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实现地区健康发展与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与保障。国家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建设,逐步提升地区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在满足公众对于公共项目的需求前提下,可以实现稳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目标。由此可见,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发展国民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基础设施投资也在投资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东北经济“断崖式下滑”现象,国务院在2016年颁布《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重点在交通网络(铁路、公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等)、清洁能源体系(电力外送通道、核电项目、地热能开发等)和水利设施(江流整治、水库建设等)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与部署。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破解发展瓶颈制约。由于东北三省具有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和资源高依赖性属性,依靠投资可以在短时间内拉动经济增长,但却大大制约了技术进步,导致有效投资不足。在大量投入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投资边际效应递减、有效投资不足、杠杆率提高等问题渐渐浮出水面。因此,对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进行深入测评与研究,找出提高投资效率的有效因素,对于推进东北三省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研究中,多数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测评集中于对中部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于东北地区研究较少,对于推动东北三省基础设施投资的参考价值较少。因此,本文结合东北三省现状,对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进行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通过科学的分析与论证,为东北三省基础设施投资提供理论支撑,有助于促进地区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决策的合理性。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在阐述了东北三省近年经济水平下滑的背景下,提出对东北三省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对基础设施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等概念进行界定,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及相关实证方法的研究成果,并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整体上归纳出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在充分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对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研究的理论基础,从投资与经济增长和基础设施投资效率两方面对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为后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分别对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基础设施投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影响东北三省基础设施投资的因素;第四部分,利用2012年-2016年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DEA-Tobit模型对东北三省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评与研究。得出在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方面,东北三省整体效率不高,主要因为纯技术效率不高进而对综合效率产生影响。在影响因素方面,投资结构、教育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均为显著影响因素,其中投资结构为负向影响因素,表明对第三产业的过度投资可能会对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产生负向影响,而通过加强创新能力,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会对提高投资效率带来正向影响的结论。第五部分,结合二阶段模型的实证结果,综合提出实证结论,并依据结论对提高东北整体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创新在于首次将东北三省视为整体研究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及影响因素。在数据选取方面,创新地依据基础设施行业分类选取效率测度投入指标,使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