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今天的人们怎么评价,把股权分置改革放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史上看,都是极为重要的里程碑。上市公司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人为割裂严重制约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大量非流通股的存在造成了证券市场效率的弱化,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部分丧失及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无法得到进一步改善等问题,使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成为当前中国证券市场最为紧迫的课题。
股权分置改革中重要的环节是对价支付模型的设定。合理的对价支付才能有效地促进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目前以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一定的对价来换得股票的流通权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对价采取何种计算模型,市场中还没有统一的共识,不同的定价模型产生的结果却又大为不同。如何建立一种适用大众的定价模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法律法规等的研究,对现有的几种对价支付模型运用类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在公司自由现金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公司内在股权价值的定价模型:根据公司自由现金流(FCFF,Free Cash Flow of Firm),计算出公司在某个时点的股权价值,即每股股票的价值,由于股票价格是公司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与此时点股票流通价格进行比较,在保持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计算出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东所需支付的对价,以此获得股票的流通权。本文认为在健全的证券市场中,股票的价格应该是围绕着公司价值上下波动,但不会背离这个价值。所以通过公司自由现金流计算出的公司内在股权价值应该同股票的市场价格基本相同。
股权分置改革就是为了消除证券市场中的投机泡沫,恢复证券市场中的价值投资,依据此方法计算出的结论,充分肯定了股票的内在价值,它将引导人们理性的投资观念,恢复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行为,在这场制度变革中达到多赢的结果。本文的研究结论——内在股权价值模型将为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支付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