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CSF在预防食管癌患者放疗过程中消化系统并发症及延长生存期的作用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血液系统中的生长因子之一,同时也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其与GM-CSF受体(GMR)结合促进多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提高细胞功能,例如内皮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等。同时,GM-CSF可促进血细胞的分化和成熟,而有助于机体免疫。经过相关研究发现,GM-CSF在很多恶性肿瘤中均得到表达。例如乳腺癌、肺癌等。目前我国人群中食管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预后极差。该病在放化疗治疗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在此基础上,本次研究目的在于探讨GM-CSF在食管癌患者放疗过程中的一系列作用。方法:1.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吉大一院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共115人。将11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GM-CSF含服液组(研究组:60例)和安慰剂组(对照组:55例),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口腔黏膜反应、疼痛、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2.放疗过程中,分别于入院第一天(放疗前)和入院第14天(放疗过程中)抽取安慰剂组患者全血3ml离心,分离血清,应用ELISA酶联免疫对血清进行GM-CSF含量分析。比较对照组每个患者放疗前、中的GM-CSF水平,将患者分为上升组和下降组。通过对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8个月的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采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标准生存曲线,对两者之间生存差异进行检测,从而对之后GM-CSF水平变化作出合理预测;对该参数变化水平是否为独立变化进行判断。结果:研究得到:115例患者中,通过给与口服GM-CSF溶液治疗的60例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及口腔黏膜反应发病率及发病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安慰剂组55例食管癌患者的血清样本中,结果显示有24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GM-CSF水平出现上升的情况,其余31位患者的对应参数呈现下降的趋势,经过随访记录及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放疗过程中血清GM-CSF水平上升的患者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较下降组患者均有明显延长。结论:经过研究得出结论,通过口服GM-CSF溶液,可以显著减少3-4级食管炎、严重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减轻疼痛,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在放射治疗中体内GM-CSF水平出现上升的情况可以作为一项良好的预后因素。因此,在食管癌中,GM-CSF与放疗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今后食管癌的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PMOP发生腰椎脆性骨折患者和PMOP未发生腰椎脆性骨折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比较,探讨骨代谢指标与PMOP患者发生腰椎脆性骨折相关性,评估临床PMOP患者发生腰椎脆性
传统的逆变焊接电源的输入电流含有丰富的谐波分量。本文将大功率谐波抑制技术引入焊接逆变电源,首次提出了一种交流升压方式的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这种电路将升压电感放
目的:探讨ESCC患者CK7和FoxA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独立关系及限定关系,并探讨CK7和FoxA1的关系。方法:制作食管溃疡型鳞状细胞癌样本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
目的:通过HR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和Micro-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重建颅骨与精细颞骨融合模型,将细微的结构直观化显示,研究耳蜗大小与空间位置
目的(1)研究在鸡卵白蛋白(OVA)和脂多糖(LPS)致敏激发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模型上,汉黄芩素(汉黄芩素)能否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2)体外探讨汉黄芩素是否通
背景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3/SCA3)又称马查多-约瑟夫病(Machado-Joseph disease/MJD),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最常见亚型,在我国
井上靖在复杂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因为童年时期的经历,认识到带有交易色彩的人际关系里也有浓厚的感情。能够构成一种“同盟关系”。对于人际关系的这种态度,对井上文学产生了
The ultimate object of all evaluation activity in forests is to calculate or estimate the quantity of wood containing in trees and consequently in the crop n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