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固酮拮抗剂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al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iffus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DILD,简称ILD)又称肺间质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以肺泡间质炎细胞浸润(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白细胞、淋巴细胞)、纤维母细胞增生和肺泡间质纤维结缔组织沉积为特征的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各地均呈上升趋势。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代表性疾病。目前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主要为应用皮质类固醇和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及抗纤维化制剂,如秋水仙碱等,但效果均不理想。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观察螺内酯对博莱霉素(bleomycinA5,BLM A5)诱发的肺间质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并通过检测纤维化大鼠模型肺组织、血浆中的醛固酮(aldosterone,ALD)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ALD致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醛固酮拮抗剂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42只,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博莱霉素组(B组);螺内酯干预组(T组)。B组和T组又按7天、14天、28天3个时<WP=4>间点分为3个亚组,即B7、B14、B28;T7、T14、T28。每个亚组及C组均为6只大鼠。C组气管穿刺注入生理盐水,B组和T组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A5(5mg/kg)复制成肺间质纤维化模型,C组和B组于造模当天大鼠清醒后开始给予1.5ml生理盐水灌胃,T组则于清醒后给予螺内酯100mg/kg灌胃(溶成1.5ml)。各组动物分别于造模后7、14、28天处死,取材:测定肺系数、左肺做HE、Masson染色及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组织中TGF-β1,图像分析半定量测定TGF-β1的阳性面积比。右肺组织匀浆测定组织胶原、ALD及TGF-β1含量,检测大鼠血浆中ALD和TGF-β1的含量。观察螺内酯的治疗效果,并分析ALD和TGF-β1的相关性。结果 1 肺系数变化:博莱霉素组各时间点肺系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螺内酯干预组7天、14天两个时间点肺系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8天时螺内酯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5)。螺内酯干预组与博莱霉素组各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2 肺组织HE 染色、Masson染色:正常对照组大鼠观察未见明显病变。博莱霉素组大鼠第7天表现为明显的急性炎症期,肺泡腔、肺间质内有大量的多核及单核细胞浸润,伴有水肿和轻度出血,病变严重区肺泡正常结构被炎性肉芽组织破坏。14天肺泡炎较前有所减轻,但仍有出血及水肿,成纤维细胞增多,肺间隔明显增宽,有胶原沉积及斑片状的纤维化改变; 28天组,肺泡炎较前略有减轻,肺泡结构破坏,大量胶原沉积在新生的毛细血管周围,肺泡间隔及部分肺泡腔被胶原和纤维蛋白占据,间质内炎性细胞逐渐向以淋巴细胞<WP=5>浸润为主过渡。博莱霉素组、螺内酯干预组肺泡炎各期均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重,而肺纤维化仅第14天和第28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螺内酯干预组与博莱霉素组病理变化有同一规律,但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都轻于博莱霉素组。说明螺内酯可以减轻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3 羟脯氨酸(HYP)含量:博莱霉素组及螺内酯干预组HYP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博莱霉素组HYP含量随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螺内酯干预组HYP含量成低水平增高趋势,7天时HYP 含量低于博莱霉素组,与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4天及28天时与博莱霉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4 血浆及肺组织匀浆ALD水平:博莱霉素组和螺内酯干预组大鼠血浆及肺组织中ALD水平从第7天开始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或P<0.01)。自第14天开始,螺内酯干预组大鼠血浆及肺组织中ALD水平较同时间点博莱霉素组显著升高(P<0.05)。5 血浆及肺组织匀浆TGF-β1含量:7天、14天、28天各时间点博莱霉素组血浆TGF-β1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及螺内酯干预组明显增高(P<0.01); 各时间点螺内酯干预组血浆TGF-β1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肺组织匀浆与血浆各时间点TGF-β1含量变化一致。6 肺组织TGF-β1面积百分比(SP法):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博莱霉素组大鼠TGF-β1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螺内酯干预组,各时间点与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螺内酯干预组TGF-β1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WP=6>结论螺内酯对博莱霉素A5诱发的大鼠肺纤维化有显著的治疗作用。醛固酮可能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形成过程。其致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TGF-β1而起作用。
其他文献
面对环保燃料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煤炭燃烧日益增加的环保压力,传统的劣质煤提质技术难以适应生产低灰、低硫、高热值的清洁燃料的需求。本文采用分级研磨的方法,结合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解决超细颗粒磨制、煤炭分选处理后物料进一步细磨工艺选择的问题,所建立的M-PBM(矩阵-群体平衡模型)模型可准确回归分析研磨过程的粒度分布迁移规律和能耗,对超细研磨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探讨微细化过程中设备操作条
城市污水是热泵系统非常有潜力的冷热源,开发城市污水中低品位热能已具有显著的节能和环保效益,同时污水源热泵系统对城市污水中热能的提取对于缓解我国城市能源短缺局面途径之
一、基本情况理县地处川西北高原西北部,岷江上游的一级支流杂谷脑河流域的高山峡谷山岳地带。多年来我县高效合理地利用杂谷脑河流域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优势。自1987年率先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重要的胃部疾病,其发生和发展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当人体患有此种疾病时,不仅需要长期忍受消化不良,胃酸胃胀等不适,同时也会导致经常性的出血、诱发其他胃部疾病,甚至转化成为胃癌,因此,医学上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定性为严重的癌前病变。如果可以在早期发现并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就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提前干预和治疗,从而降低病情恶化和癌化的风险。然而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非常复
<正>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本书以美籍华裔作曲家陈怡的音乐创作美学观及其无伴奏合唱作品为对象,讨论审美体验、审美表达、审美特征三者之间既彼此制约又相互激发的关联过程。
目的研究外周血炎性复合体基因(NALP1、NLRP3、NLRC4、AIM2、ASC、Caspase-1)及细胞因子IL-1β、IL-18在血液病化疗后非感染性发热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和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天津
西门子的6SE70系列矢量控制变频器以其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文章介绍了西门子6SE70系列矢量控制型变频器在WK12C系列挖掘机中常见的故障,并以实例详细介绍检查及维
该文阐述了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相关概念及目前地形测量的测绘自动化技术,并探讨了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的探讨肺恶性肿瘤化疗后毒性反应特征以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60肺恶性肿瘤患者,依据化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实施针对性护理,总结患者
研究背景日常生活困扰是来自特定职业或人群的重要应激源,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和和谐产生消极影响。本研究聚焦大学生的拖延、银行职员的工作倦怠和艾滋病感染者的病耻感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