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c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c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对雏鸡具有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IBDV易发生抗原性和毒力的变异,导致免疫的失败,因此对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IBDV-FJ02株是本课题组分离鉴定的本地区流行毒株之一,为了研究此毒株的遗传进化规律和毒力变异情况,本试验首先根据NCBI已公布的IBD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了八对引物对IBDV-FJ02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然后运用生物学软件对其A、B两个节段基因与参考毒株进行同源性、进化树以及特征性氨基酸位点的分析,最后通过SPF鸡胚与动物试验对此毒株的致病力进行初步研究,以明晰IBDV-FJ02毒株的遗传进化规律以及临床致病情况,为临床IBD的防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如下:1.IBDV-FJ02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显示,IBDV-FJ02株A片段基因长度为3257 bp,包含2个开放性阅读框(ORF),ORF2(450bp)编码VP5蛋白,ORF1(3039bp)编码VP2-4-3多聚蛋白;B片段基因长度为2823 bp,包含1个完整的ORF(2640 bp),编码VP1蛋白。2.IBDV-FJ02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进化树以及特征性氨基酸位点的分析结果显示:(1)IBDV-FJ02毒株A节段与美国变异株E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达95.7%,进化树分析显示该毒株A节段的VP2蛋白与美国变异株E毒株同属一个分支,且A节段VP2-4-3多聚蛋白特征性氨基酸位点第213位的N、222位的T、249位的K、318位的D以及323位的E均符合变异株的特征;(2)IBDV-FJ02毒株B节段与美国经典株IM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达96.5%,进化树分析显示该毒株在一个独立的小分支上,B节段编码的VP1蛋白保守性氨基酸位点除了 147位的D和506位的K,其余均与经典毒株以及变异株保持一致。3.IBDV-FJ02毒株致病性研究结果为:(1)对7日龄SPF鸡胚每枚接种0.2 mLIBDV病毒液,181 h后鸡胚开始出现死亡,直至337 h全部死亡(均未出壳),病死胚呈现胚体幼小、水肿且出血、脾肿大、肝有点状出血和斑驳状坏死等特征,晚期死亡的鸡胚还出现肝脏萎缩、心肌苍白、水煮样病变特征;(2)对SPF雏鸡接种0.2 mL IBDV病毒液后进行同居感染,①临床症状观察结果显示,攻毒组和同居感染组鸡只的临床症状以亚临床感染为主,未引起法氏囊的炎症反应,但出现明显脾脏肿大和鸡法氏囊迅速萎缩,与标准变异株的致病性特征类似;个别鸡只胸肌腿肌有出血;②根据组织病理切片的观察结果显示,IBDV-FJ02毒株感染雏鸡可以引起主要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坏死,其中法氏囊淋巴细胞的损伤较为严重,而胸腺和脾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较轻微;③荧光定量PCR检测IBDV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同居感染组在攻毒后3~21 d均为IBDV阳性,攻毒组鸡只主要免疫器官中IBDV的带毒时间长短不一,其中法氏囊与胸腺带毒时间较长,分别在攻毒后21 d和17 d均检测为阳性,脾脏和盲肠扁桃体带毒相对较短,在攻毒后14 d已经测不到病毒。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IBDV-FJ02毒株在基因组、特征性氨基酸位点以及临床致病特点方面均与标准变异株比较接近,但在致病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