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递性关系推理是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已有研究主要涉及了传递性关系推理的性质、个体传递性关系推理的最早年龄、个体传递性关系推理的心理模型、个体进行传递性关系推理能力的策略等问题。以往的关于儿童传递性推理研究绝大多数是关于儿童在物理领域的传递性推理,如长度、高度、大小等问题。 但是儿童的认知发展,不仅指儿童对物理世界的认知,也指对社会世界的认知。而且儿童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不是彼此分离的过程,而是相互依存的。 本研究以240名9-11岁儿童为被试,设计了2个实验,分别采用3×2×2和3×2设计,比较了儿童日常情境中的传递性推理和物理传递性推理以及日常情境中的真传递性推理和假传递性推理。实验结论如下: 1、9岁、10岁、11岁儿童在日常情境中的传递性推理能力比物理传递性推理能力发展更慢,到11岁时,儿童日常情境中的传递性推理能力仍很不成熟。 2、儿童在物理传递性推理中比在日常情境的传递性推理中采用更多的逻辑策略。儿童在日常情境的传递性推理中采用逻辑策略与非逻辑策略差异不显著。 3、儿童在日常情境中对类似于传递性推理的假传递性推理能够根据社会经验从他们的社会世界中获取规则并且把它转化为简单的推理策略,这些策略使他们能够预测比较复杂的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