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岁儿童日常情境中传递性推理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love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递性关系推理是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已有研究主要涉及了传递性关系推理的性质、个体传递性关系推理的最早年龄、个体传递性关系推理的心理模型、个体进行传递性关系推理能力的策略等问题。以往的关于儿童传递性推理研究绝大多数是关于儿童在物理领域的传递性推理,如长度、高度、大小等问题。 但是儿童的认知发展,不仅指儿童对物理世界的认知,也指对社会世界的认知。而且儿童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不是彼此分离的过程,而是相互依存的。 本研究以240名9-11岁儿童为被试,设计了2个实验,分别采用3×2×2和3×2设计,比较了儿童日常情境中的传递性推理和物理传递性推理以及日常情境中的真传递性推理和假传递性推理。实验结论如下: 1、9岁、10岁、11岁儿童在日常情境中的传递性推理能力比物理传递性推理能力发展更慢,到11岁时,儿童日常情境中的传递性推理能力仍很不成熟。 2、儿童在物理传递性推理中比在日常情境的传递性推理中采用更多的逻辑策略。儿童在日常情境的传递性推理中采用逻辑策略与非逻辑策略差异不显著。 3、儿童在日常情境中对类似于传递性推理的假传递性推理能够根据社会经验从他们的社会世界中获取规则并且把它转化为简单的推理策略,这些策略使他们能够预测比较复杂的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他文献
文中首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综合性地描述,然后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为落脚点,将这些问题映射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上的成因进行详
在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加强大学生法治观培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当前高校法治观培育存在着价值目标定位不明确、教育内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PC ABS合金结构与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其中包括相容性理论的研究和相容剂的选用 ,以及合金的形态、加工条件、流变性能、共混组成与性能的关系等研究成
本论文对不同竹龄(1、2、3、4年)、不同部位慈竹为原料,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从竹青片中分类提取出竹原纤维(工艺纤维),分析比较了不同竹龄、不同部位竹原纤维的结构、
探讨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就不得不提及一个重要的理论学,即:新闻伦理学。新闻采访合理性是新闻伦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逻辑起点,关系着整个新闻体系的发展走向。另外,新闻行业处
基于瓦斯扩散系数在煤中瓦斯扩散规律预测中的重要性,用低温环境下煤的瓦斯吸附/解吸测试平台,研究低温环境下煤的瓦斯的吸附/解吸过程,分析煤的瓦斯扩散系数的时变特性。研
2005年5月10日,一组记者抓拍骑车人雨中摔跤的照片在社会上引起了关于记者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的议论。本文从新闻伦理学的角度运用著名的波特图式探析拍摄这组照片的记者的
在我国工业化水平快速提升背景下,我国电力通信网络技术进行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电力通讯网络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问题为电力通信网络通信方式单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