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法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ei413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一项牵涉全国农民居住保障利益的重大物权。新颁布的《物权法》虽然在第十三章首次从私法角度确认宅基地使用权,但仅以四条条文简单规定该项牵动着全国农户居住保障的重大土地资源的利用权,仍存在许多漏洞,需要在今后的土地制度改革或《物权法》修改过程中进一步细化。文章从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抗风险能力薄弱的客观现实出发,澄清理论中有关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误区,以大量调查数据说明坚持严格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严格限制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处分是宅基地使用权相关法律制度的现实选择。文章第一部分审视我国现行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首先从法律制度层面说明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各个环节中仍存在不足。其次从现实中指明有关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混乱状况,最后得出盲目追求宅基地的经济价值以及农村各种社会制度的不完善是出现以上混乱的原因。第二部分重新界定宅基地使用权。首先澄清理论中有关宅基地使用权的误区,指明宅基地使用权物权性质不等于对宅基地绝对自由支配,它必须受到法律对客体的限制,同时宅基地使用权物权性质也不能推导出宅基地使用权必须行使市场化,市场化与宅基地使用权的物权性没有必然关系。接着,文章以探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客体入手,说明农村宅基地与农地保护以及农民居住保障存在着密切关系,宅基地负担的社会价值远高于经济价值。由于客体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对客体的利用采取特殊的规则,对客体处分进行严格限制。并且指明宅基地使用权是一项与身份相关的用益物权。此部分以摆脱了所有权权能分离理论以及所有权为他物权母权理论的物的利用制度(占有权)为理论内核打造用益物权制度,将宅基地使用权归属于新的用益物权中,合理解释宅基地使用权与所有权之间的关系。最后,由宅基地使用权的客体和法律属性归结宅基地使用权的各项权能。第三部分根据宅基地保护农地和维护农民居住保障的主导思想,强调在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流转、消灭环节中要考虑社会利益,进一步完善我国现存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即坚持一户一宅,无偿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并确立村集体成员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进行限制;完善宅基地消灭过程中农民利益的保护。该部分对宅基地使用权的限制流转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指出在当前经济状况和社会状况下,限制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并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特例规定了条件。文章最后针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从实务角度提出了坚持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原则要求。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新的文化业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着改变。为此,2012年国家统计局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文化产
目的:探讨夫妻咨询与治疗对试管婴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共筛选出200例进行试管婴儿助孕的夫妻,随机分为A空白组和B实验组,每组各100例,使用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
电镀铜水洗水不在线回用时直接排入混合污水中一起处理:在线回用时,其回用系统的RO浓水也排入混合污水一起处理。塑料电镀镍水洗水不在线回用时排入化学镍污水中一起处理:在线回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以其非常丰富的底蕴和巨大的张力逐渐从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为了促使本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税收优惠成为各
文章基于休闲产业的内部产业属性和外部环境分析了其融合发展的机理,并从过程和状态两个角度对四川省休闲产业的融合水平进行了评价。借助种群关系竞争方程对休闲产业融合的
文化产业作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在中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也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各地区更是争相发展。安徽省文化产业自2007年逐步发展至今,从文化产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该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出现产业集聚的经济现象,而由此产生的集聚效应能促使区域经济的发展。当前,文化
近几年来,文化企业纷纷上市或借壳上市,成为活跃在市场上的主体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公司资本运营、资本治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某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关乎着整个
随着市场上移动设备的增加,移动芯片的功耗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高功耗对系统的影响十分严重。系统的性能包含了系统的续航能力和运行速度。由于移动设备携带的电池容量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