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007-2016年我国狂犬病的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以2016年监测数据为基础,探讨暴露后处置和宿主免疫情况;根据《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历史数据,采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2017年狂犬病流行趋势及发病人数,为我国制定狂犬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7-2016年的人狂犬病疫情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16年监测数据来源于全国15个国家级监测点和安徽省2个省级监测点。使用Excel 2013软件对疫情资料和各监测点报告的个案病例调查、暴露后门诊处置、动物监测信息等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1)通过三间分布描述2007-2016年我国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发病数、发病率、死亡率和构成比等指标分析。2)各监测点报告的个案病例调查、暴露后门诊处置、宿主动物监测信息等数据使用率、构成比、中位数等指标描述。3)整理2007年1月到2015年12月的狂犬病月发病数据。(1)模型创建:利用SPSS 19.0建立以年、月为变量的时间序列,通过模型识别创建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ARIMA)模型。(2)模型选择:使用拟合优度统计量平稳的R2、均方根误差(RMSE)和标准化的BIC等对不同模型的拟合情况进行比较和评价,选出备选模型。(3)模型验证:应用备选ARIMA模型分别进行2016年我国狂犬病发病例数的预测,与2016年1月到12月实际发病数据比较,利用相对误差指标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评价,选择相对误差最小的模型为最优模型。(4)模型预测:代入2016年月发病数据对模型进行调整,对2017年1月到12月狂犬病发病数进行预测。结果1)中国2007-2016年总计报告狂犬病16 910例,死亡16 376例。2007-2016年我国狂犬病发病情况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7年的3 300例,逐年降低至2016的644例。(1)地理分布:2007-2016年,我国大陆31个省份均报告过狂犬病病例,狂犬病高发省份为广西壮族自治区(2461例)、广东省(1961例)、贵州省(1804例)和湖南省(1482例),占总发病数的45.58%。(2)时间分布:狂犬病存在季节规律,8月、9月和10月发病人数最多占总发病数的31.12%(5 263/16 910),2月发病数最低占5.72%(968/16 910)。(3)人群分布:2007-2016年全国狂犬病发病数中男性11 863例,女性5 047例,男女发病数比例为2.35:1。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5-15岁和40-69岁年龄组,分别占12.75%(2 156/16 910)和54.74%(9 257/16 910)。职业分布中,高发人群为农民占69.28%(11 715/16 910),其次为学生占11.23%(1 899/16 910)。2)2016年监测点监测结果:(1)2016年共收集死亡病例调查表228份,62.44%的病例(133/213)未进行伤口处理,29.58%(63例)为自行处理,仅有7.46%(17/228)接受过医疗机构处理。其中14例(7.41%)接受了暴露后疫苗接种,3例注射了免疫球蛋白。(2)狂犬病监测门诊:门诊人数共1 281 340人,在门诊处理伤口的935 869人(占73.04%),全程接种疫苗的占77.66%,Ⅲ级暴露就诊者注射被动免疫制剂的占28.89%。(3)监测点犬只平均密度为7只/100人,犬只平均免疫率37.64%(1 792 369/4 762 112)。3)2007-2016年的时间序列是具有长期趋势和季节波动的非平稳序列;通过模型识别创建出满足模型成立条件的9个ARIMA模型,根据模型决定系数平稳R2越大越好,标准的BIC越小越好,均方根误差越小越好原则,选出ARIMA(0,1,1)(1,1,0)12、ARIMA(2,1,0)(0,1,1)12和ARIMA(2,1,0)(2,1,0)12作为备选模型。模型验证后,根据预测值相对误差最小(2.33%)原则,最终选择ARIMA(0,1,1)(1,1,0)12为最优模型。将2016年数据加入ARIMA(0,1,1)(1,1,0)12后得到调整模型,预测2017年发病数为535例。结论2007-2016年我国大陆地区狂犬病发病数持续降低,死亡数逐年下降。发病省份由23个增加至28个,高发省份为广西、广东、贵州和湖南省;狂犬病全年均有发病,夏秋季高发;发病人群以男性和农民为主。2016年监测省伤口门诊处理率为73.04%,疫苗全程接种率为77.66%,犬的免疫率为37.64%,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暴露人群的暴露后处置,提高犬的免疫率。ARIMA(0,1,1)(1,1,0)12模型能很好地拟合狂犬病发病的长期趋势和季节趋势,回代拟合和短期预测效果较理想,2017年发病数预计下降至5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