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14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痰热互结型)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在改善腹痛症状、中医证候积分、腹部B超及控制复发率等方面的优势,为临床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新的临床思路,进一步证实中医药辨证治疗该病的有效性。
  方法:临床选定符合标准的患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66例,按纳入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3例。其中治疗组脱落1例,剔除1例;对照组剔除1例,脱落2例,最终共收集61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加味小陷胸免煎颗粒口服,对照组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及头孢克肟分散片,严重者辅以解痉止痛的药物口服,疗程均为2周。在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对两组患儿主次症进行证候积分计算,所收集数据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主次症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肠系膜淋巴结大小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症状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均有效改善,在主要症状(腹痛)疗效及次症总积分等方面,治疗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2周后疗效优于治疗1周后;在改善主症方面更为显著。3.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较前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治疗2周后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差异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疾病总疗效评价:治疗2周后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腹部彩超: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腹部彩超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较治疗前均减小,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复发率:随访3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35.5%,对照组复发率为53.3%,治疗组患儿腹痛复发率较对照组低,说明加味小陷胸汤可减少本病的复发率。
  结论:中医辨证属痰热互结型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运用加味小陷胸汤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加味小陷胸免煎剂与西药组相比,在改善腹痛等临床症状,减小肿大的淋巴结、降低复发率、提高疗效方面均有明显优势,且未出现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统计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文献,对文献中的证候分型、药物种类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为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检索查阅超星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医学网、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中华医典、中医古籍APP(Application)平台、外文医学信息资源平台(中文)以及西安市图书馆馆藏图书的中医文献,将从1970年1月到日2019
目的:  通过收集近30年关于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LPD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出LPD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中药用药规律,为临床上系统治疗该病提供文献参考依据。  方法:  搜索199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期刊中电子检索关于中医及中西医治疗LPD复发性流产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年份、中医证候及中药性、味、归经的
目的:  分析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中医体质、抑郁焦虑、睡眠状况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一般资料的相关性,为改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状况提供理论支持,为辨体调质引入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60例(最终纳入151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指导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PH
目的:探索由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的中医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通过搜索截止2019年12月20日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药方剂,通过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将文献中的方剂名称、剂型、用药方法、用药时间、有无副作用及相对应的药物名称、性味、归经分别输入EXCEL表格中进行频数统计;将周期疗法和非周期疗法的高频药物分别导
目的:为了更好的探知崩漏的学术发展,传承及临床诊疗经验,此次通过整理明清时期崩漏的相关文献资料,探讨中医学对崩漏的认识,从方药统计着手,分析相关用药规律,拓宽临床用药思路,为现代临床治疗崩漏辨证用药提供借鉴。  方法:立足于电子刊物《中华医典》及以陕西中医药大学馆藏书籍为平台,收集明清时期各医家治疗崩漏的相关文献,提取其治疗崩漏有效的方剂,并对其进行性味、归经及功效的频数、聚类、相关性统计学分析,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宫腔镜术后可能影响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因素并对未复发患者相关中医证型和治疗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15年08月到2018年12月就诊于西安市中医医院住院部的行宫腔镜手术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随访术后1年内查B超或宫腔镜的情况,将该类患者电子病例系统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既往研究成果,筛选出可能影响息肉复发的因素,将这些因素进行归类分析。对术后采用的干预方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风痰型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评价多动停Ⅲ号治疗ADHD风痰型的疗效,探索临床治疗儿童多动症风痰型另一种内服中药的治疗方法。  方法:入选病例均来源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选取符合观察标准的(风痰型)多动症患儿共60例进行临床观察,予以多动停Ⅲ号免煎颗粒口服,观察治疗周期为8周。分别在第0、2、4、8周通过对其治疗前后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实践,观察自拟方健脾安神免煎颗粒治疗儿童多动症脾虚型的临床疗效,为脾虚型儿童多动症的中医内服药物治疗提供一种治疗方法。  方法:收集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儿童多动症脾虚型病例共40例。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中ADHD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要求符合儿童多动症脾虚型诊断标准。经监护人及患儿知情同意后,予以口服健脾安神免煎颗粒进行治疗,观察治
学位
目的:寒热不调为临床常见的病机,针对“寒热并用”的理论研究多偏重于成人内科及杂病之中,系统总结调和寒热于儿科临证的理论应用较少。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寒热并用相关文献的梳理研究,结合儿科特点,初步探讨寒热并用法用于儿科的理论依据,并概述郭亚雄教授在儿科临证中运用寒热并用法的临床经验。  方法:首先大量查阅寒热并用的相关文献资料以明确寒热的概念,梳理其源流发展,阐述寒热并用的目的及作用形式,列举典型的
目的:本实验利用新生大鼠建立人工喂养+缺氧复氧冷刺激+腹腔注射LPS造成的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并通过对新生鼠一般情况、体重变化、肠组织病理变化、肠组织中VIP及CCK的浓度研究,探讨生大黄在治疗新大生鼠肠损伤中对肠组织中VIP和CCK浓度的影响,进而为指导临床生大黄治疗NEC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用新生3日龄新生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设组别:A空白对照组、B模型组、C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