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评估单纯性肥胖儿童左室扭转运动的变化,评价3D-STI评估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左室亚临床功能障碍的价值,为临床早期发现单纯性肥胖儿童心肌功能异常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7-18岁体重指数超过正常界值的儿童,肥胖组83例,超重组72例,另选取体重正常的儿童103例作为对照组,年龄、性别与超重、肥胖组相匹配。所有研究对象行常规超声检查,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左室室间隔厚度(IVSd)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切换 X3-1探头于心尖部取得4个心动周期的左心室全容积图像,导入Tom-tec工作站进行分析,可获得左室质量(LVM)、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径向应变(GRS)、左室基底段旋转角度(RoB)、心尖段旋转角度(RoA)、扭转角度(Twist)、扭力(Torsion)及基底段旋转时间(Pti-basal)、心尖段旋转达峰时间(Pti-apical)、整体扭转达峰时间(Pti- twist)。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三组间常规参数和扭转运动参数之间的差异,分析单纯性肥胖儿童青少年左室扭转运动的特性。 结果: 1、肥胖组与正常组比较, LVESD、LVESV、IVSd、LVPWd、LVM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与超重组比较,LVESD、IVSd、LVPWd明显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与正常组比较,LVM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肥胖组与正常组比较,GLS、GCS、GRS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与超重组比较,GLS、GCS、GRS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与正常组比较,GLS、GRS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超重组和肥胖组左室整体扭转角度(Twist)、心尖段旋转角度(RoA)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左室心尖段旋转角度(RoA)明显大于超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间左室基底段旋转角度(RoB)、左室基底段、心尖段旋转达峰时间及整体扭转达峰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左室壁较体重正常儿童厚,左室心肌应变减低,扭转运动增强,提示LVEF正常的单纯性肥胖儿童其左室功能已经发生改变,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变化越明显。 2、左室扭转运动增强,与左室重构有关,也是维持左室射血能力的代偿性机制。 3、3D-STI可以早期发现单纯性肥胖儿童左室扭转运动的改变,较常规超声心动图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能进一步准确、全面评估心肌功能,重复性较好,左室扭转角度可作为体现亚临床心肌功能障碍的一个敏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