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华体”被公认为我国历史较长、影响较大的新闻报道体式,它形成于战争年代,相对来说是一种具有高效传播效率的报道模式。时至今日,作为党报新闻体系和宣传范式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体”在党报体制下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新华体”各个阶段的变化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理念和党报新闻写作特点的变迁。本文首先立足于文本,研究“新华体”的历时性发展脉络。选取新华社自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后至今的新闻作品选集和各时期自觉运用“新华体”的新闻报道作为样本来源,研究发现,“新华体”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942-1978年:强政治范式主导阶段、1979-2010年:新闻改革背景下的变革阶段和2011年之后“走转改”背景下的探索阶段。自1942年党报新闻体制确立后至1978年新闻改革之前,“新华体”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写作模式,表现为:概述式导语、时序性结构、带有政治烙印的新闻语言。1978年之后,随着新闻改革的进程推进,“新华体”逐步在新闻题材、新闻语言和叙事结构上进行突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先僵化的模式。2011年之后,伴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新闻实践,“新华体”开始在信息的呈现上逐渐全面,并且改善了新闻文风,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对领导人特写的突破上。其次,本文通过对“新华体”的历史名篇进行分类,研究“新华体”在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主要对“新华体”的军事新闻、领导人活动新闻、灾难新闻和讣闻报道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新华体”在军事新闻报道的写作中政治立场鲜明、呈现的事实大多为“过去式”形态、报道中消息来源模糊、善用“用事实说话”的方式,并且行文中主观色彩浓厚。在领导人活动新闻中的会晤新闻写作方面,“新华体”通常在导语中概述双方情况、报道中常常描述会晤氛围、在篇幅安排上以我国领导人为主、内容推进上以谈话方式为主、并常以出席会议的人物名单结尾。在灾难新闻中,“新华体”偏向于采取与“灾难”二元对立的叙事框架,以“救灾”而非“灾难”为报道主体,重视时宜性、忽视时效性,并且惯用“负面新闻正面报道”的方式。在讣闻报道中,“新华体”通常在开端处介绍逝者的政治身份、死因、逝世时年龄、主体部分对逝者生平经历做简历化的叙述,再到结尾处对逝者的政治地位和贡献进行再次强调。通过对这四类具有代表性的“新华体”的新闻报道进行考察,进一步解释了“什么是‘新华体’”和“‘新华体’是如何呈现新闻”的问题。再次,本文以穆青的新闻实践和穆青的通讯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穆青早期的新闻实践对“新华体”的塑造,具体表现在:多选取见闻式报道的方式,对消息来源的出示模糊,在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中注重把握时代需求、善于挖掘细节、行文笔触较为感性。与此同时,也关注了新时期后穆青的新闻改革思想在其实践中的体现,考察了穆青提出的“用散文笔法写新闻”、“视觉新闻”和“实录性新闻”在其通讯作品中有哪些具体表现。再者,探讨了穆青新时期的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报道类型的多样化和消息来源的不断明确上。最后,本文思考了“新华体”的本质,即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联系党的宣传思想和新闻写作质的规定性来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新华体”在写作中保留了中国传统的传记叙事文本的底色,也沿袭了20世纪初期“报章体”的写作特色和梁启超“以报救国”的新闻思想。与此同时,“新华体”密切配合了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宣传目标,通过“叙事宏大、感情丰沛”的表达在报道中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成功地营造出一个“共同体”的概念,积极发挥了党报的宣传功能和舆论引导作用。而“新华体”在写作中不断遵循和坚守着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的基本规律,并结合本土情况进行改善和吸收,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用事实说话”的特色。因此,“新华体”不失为当下多元报道体式的一种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