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iang8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并购己经成为资本高速扩张的首先方式,尤其是在证券市场中表现更为突出。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非常活跃,交易额也日益庞大,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纵观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认为就是企业并购的发展史。因此企业并购活动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对并购绩效问题的研究。作为伴随现代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个现象,企业并购的意义在于:从宏观方面看,企业并购是国家实现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的调控手段;从微观方面看,企业并购是当今市场激烈竞争过程中发展与扩张的首选方式,也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革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技术落后、创新不足而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低下;另一方面是由于国有企业产权界定不明晰,企业的经营模式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新形势下,我国正面临经济全面开放的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掀起一场企业并购重组的浪潮,实现产业整合与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通过规范企业的并购市场,明确企业并购主体的地位,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推进企业并购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深化企业的改革、促进运营机制的转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市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从1997年起我国企业的并购重组己步入快车道,因此对企业并购重组的绩效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企业管理层做出科学的并购决策提供支持,为国家制定与并购相关的法律提供依据,都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二、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之一是期望通过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两类不同并购主体发生并购前后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得出企业并购前后经营绩效的异同,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探寻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并为企业管理层做出合理的并购决策及有关部门对企业的并购活动制定监管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促进企业通过合理的并购发展壮大,提高企业并购的绩效。研究目的之二是通过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从侧面揭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购绩效之间的差异,运用对比组进行实证研究增加了实证结果的说服力与现实指导意义,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铺垫和思路。三、主要内容与观点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二是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以及本文的技术路线,三是本文研究的方法,四是本文的主要贡献与不足。本章主要目的是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和总体框架,为下文做好铺垫。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并购的发展进程,从不同的阶段描述企业并购的特点与作用。接着,本文详细梳理了国内外并购绩效的研究现状,主要从并购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进行分类总结,并进行了简要评析,为本文的研究指出方向。本章和第三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是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分析的理论准备。第三章是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理论分析部分,第一节阐释了并购的内涵,主要是从并购的含义与分类来界定。第二节系统分析了并购绩效的基础理论,包括效率理论、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并总结我国企业并购的特有动因,以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两者的结合。第三节为企业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包括政府干预、公司治理、产权结构和资本结构等四个方面,从理论视域探寻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途径和作用机理,为下一步的实证研究做理论铺垫和指导。第四章是文章的实证研究部分,本文第一节是在第三章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推导,并提出本文的三个研究假设,一是并购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未产生正面作用,二是并购对民营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存在正面作用,三是民营企业的并购绩效优于国有企业的并购绩效。第二节是本文的研究设计部分,该部分首先对研究方法的选择进行了说明,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本文选择了财务指标法来进行实证研究,主要是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与Wilcoxon符号秩检验来实现。紧接着对样本的选择与数据来源进行了详细说明,通过对2008年在沪深两市发生并购活动的上市公司按照一定的标准筛选,最终确定了国有企业并购样本35个,民营企业并购样本129个。接下来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选取了9项指标构建了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指标体系。第三节是对国有企业的并购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是对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接着使用因子分析得到所有国有企业并购样本的综合绩效得分,再用两配对样本符号秩检验法对并购前后的综合绩效得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国有企业并购后的经营绩效呈持续下滑状态,但这种下滑并不十分显著。第四节是对民营企业的并购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步骤同国有企业实证过程一致,实证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并购后的经营绩效出现波动,在短暂下降后又出现回升,但仍未超过并购前水平。第五节是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并购绩效进行对比分析,使用两独立样本符号秩检验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民营企业的并购绩效稍微优于国有企业的并购绩效,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第六节是对本章的小结,对实证研究部分的结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第五章为研究结论分析与相关政策建议,第一节是对第四章的分析过程及实证研究结果做一个总结,并分析了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本文的实证结论部分验证了假设一,即国有企业的并购并未起到对经营绩效的改善作用;假设二未得到验证,民营企业的并购绩效呈现波动状态,民营企业并购活动对经营绩效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实证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假设三,即民营企业的并购绩效优于国有企业的并购绩效。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盲目扩大企业规模与管理者的利益动机,以及政府对国有企业并购的介入等。第二节是对如何提高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建议,结合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五个建议:一是大力发展并完善资本市场,尽快建立完备的资本市场体系;二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力度,提高市场效率;三是降低政府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行政干预;四是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五是加强并购之后的整合,提高并购绩效。第三节是本文的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展望部分,局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两类样本量相差较大,使用非参数检验的结果并不理想;本文着重从不同的并购主体来分析企业的并购绩效,而对于不同的并购动因、并购方式等方面没有进行细化研究,使得研究的结论存在片面性;本文的数据时间跨度不够长,不能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从而对企业并购后经营绩效的长期影响未能得到深入研究。在后续研究中,将尝试引入新观测角度,包括并购动机、并购方式等与并购主体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企业并购绩效的变化情况:同时,在数据可获取的条件下,对企业的并购绩效进行长期追踪,研究并购行为对企业绩效的长期影响。四、主要贡献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选择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两类不同所有制的主体进行研究,首先分析效率理论、代理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对并购绩效的作用机理与影响途径,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构建综合绩效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综合绩效得分,并进行实证检验,通过运用对比组分析两者并购绩效之间的差异,对国有企业并购的进行具有实际借鉴意义,同时也增加了实证结果的说服力与现实意义。其次,在研究样本时间段的选择上做了充分考虑,选择2008年作为并购年,2007至2010年为研究时间段。因为2006年我国证券市场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并出台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同时国家推出一系列促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相关文件,这些重大事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都将表现在2007的财务报表中。由此可以看出,2007年至2011年是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选择这一个时间段对企业的并购绩效进行研究,是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的结果,也是较为科学合理的。
其他文献
沐浴在阳光中的小花,挂满露珠的叶子上趴着一只昆虫,这些都是再平常不过的景物,但是通过镜头呈现在照片上时,我们会发现平凡的景物原来也是这样美丽,这正是摄影的魅力所在。
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研究视角可发现博物馆及其展览所独有的媒介优势。作为信息社会众多信息传播媒介中的一种,博物馆要在公众对信息媒介的选择中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确立和发
我国钢铁行业虽产量巨大,但长期以来一直被结构性过剩、产能利用率低、产业集中度弱等一系列问题所困扰。面对近年来日益明显的市场表现下滑态势,我国钢铁企业纷纷选择遵循国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房地产行业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
本文主要论述了装饰图案形式美的问题。关于此问题的论述主要从三方面展开,第一方面谈的是进行装饰图案设计的第一步如何构思;第二方面谈的是装饰图案设计的常用的五种表现方
品牌形象是由多个指标构成的被消费者所感知的品牌的整体形象。服装产品较高的感性度,决定了服装品牌形象构成因素的多元性。本文在系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服装品牌的实
借助于互联网的发展,及时获取新闻信息已不再困难,对用户来讲,更大的难度在于如何从大量“垃圾”数据中辨别、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商务智能中获得启发,考虑到新闻信息的具体
地下滴灌在苹果园中的应用效果表明:地下滴灌具有节水、省肥、增产、增效作用,地下滴灌比沟灌节水78.5%,水分生产率是沟灌的1.74倍,水分生产效益是沟灌的1.62倍。
用 SHRP评价手段 ,按沥青性能分级 ( PG)的技术指标对所选的国内外 7种有代表性的沥青试样进行高、中、低温性能测试 ,从而可以看出 7种沥青的抗车辙性能、抗疲劳开裂性能以
2000年以来,中日蔬菜贸易摩擦不断。尤其是2006年日本颁布肯定列表制度后,中日蔬菜贸易摩擦便愈演愈烈。肯定列表制度以立法的形式,对农药化学药品的限量指标进行系统化、制